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打开通往艺术的大门 舞剧《田园》寄寓美好希望 美 点亮市民生活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02-15

打开通往艺术的大门

□朱光

“社会大美育计划”,是继“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之后,上海市文旅局推出的第三个“艺术计划”。上海博物馆是“大博物馆计划”的主要平台,中华艺术宫是“大美术馆计划”的核心场馆,上海市群艺馆乃“社会大美育计划”的重点源动力。三大“艺术计划”整体协同,将更好地塑造城市神韵魅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上海文化地标,纷纷拔地而起。春节以来,市民预约打卡、自拍留念的热情汹涌如潮。上海博物馆的《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上周起在每周三、六起增设了夜场;上海图书馆东馆已经把预约人数放宽到每天7000人——事实上按规定每一位成人可以带三个娃,因此实际入馆人数接近每天万人的规模;徐家汇书院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区级图书馆;市群艺馆每天活动不断,人头攒动;而所有剧场近来的上座率都逾九成……

上海的美术展、文物展的展品以及剧场内的演出活动等都很有看头,仅上博“英国展”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可以说出15分钟乃至30分钟的历史。上图东馆“兔——生肖艺术大展”的每一个姿态各异的兔子,无论是画面还是雕塑抑或装置,也都值得细细品味……故而,单纯看展、看戏还不足以满足市民观众的好奇与追问。

“社会大美育计划”就是一个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回应全民审美需求且“从娃娃抓起”的大工程。起步阶段,一边以中华艺术宫为主场馆,凝聚全上海所有美术馆形成美育大环境;一边以市群艺馆为主抓手,通过市民艺术夜校形成美育培训网络。今天,虹口区学生到中华艺术宫上美术现场课,就是“社会大美育”启动的标志性一步。

而我们则以专栏“让城市空间美起来”“让日常生活美起来”作为呼应——让更多人去美术馆、博物馆、群艺馆打卡,更多打开那扇通往艺术的大门,并真正由内而外地、时时刻刻地感受到身边的、日常的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