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坚持“四问于民”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红色邮筒走进红色场馆
第4版:上海民声 2023-06-17

红色邮筒走进红色场馆

北外滩彩虹桥

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等红色场馆中,一个个红色邮筒悄然出现。红色的筒身象征着热情、初心、阳光,与红色场馆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引起了游客的频频驻足。

从2021年12月开始,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充分依托本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人民建议征集邮筒走进红色场馆。截至目前,征集邮筒已遍布全区12家红色景点,建议征集工作融入了红色文化,在精神洗礼中更好服务人民城市建设。

用好红色资源,增赋文化新内涵。

虹口区文化积淀深厚,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因地制宜,将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延伸至红色场馆,创造性地将人民城市建设与红色文化结合。通过征集邮筒的铺设,这里不光收到了来自本市群众的真知灼见,更有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建言献策,大大丰富了人民建议的数量与质量,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影响。

抓好机制办理,回应市民新体验。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安排专人查收维护红色场馆内的征集邮筒。根据邮筒管理指引,邮筒来信统一纳入人民建议征集办理机制,由专人负责信件查收,专门部门负责办理反馈,对较有价值的建议及时推动转化落地。每到月底,分派专人维护清理,不遗漏一封人民建议,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让热心市民在红色场馆既能感悟初心使命,也能真切参与人民城市建设。

做好建议落地,助力城市新发展。短短数月,红色场馆的征集邮筒便已收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微心愿”“金点子”,助力了上海城市的更好发展。外地游客徐先生发现虹口区有着深刻的犹太城市记忆,写信建议推动虹口犹太特色文化发展;市民高女士发现江湾市河水质不佳,提出了河道水质改善的建议。红色场馆的征集邮筒成为了群众好声音的聆听者、参与者、见证者,在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参与中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