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旭
由于自幼喜欢“策马拱卒、将他一军”的象棋,我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通过购买、订阅、交流、收集等途径获取的象棋杂志或资料无数,有正式出版的,有蜡纸手刻油印的,也有棋友手抄的。当然,其中大多是正式刊物,如哈尔滨的《北方棋艺》(后改《棋艺》)、北京的《象棋研究》、广州的《象棋》、温州的《鹿城棋苑》、四川的《成都棋苑》和《棋牌世界》、江苏的《扬子象棋》、上海的《上海象棋》等,几乎都是全套。另有少量不成套的棋刊,如新加坡的《北斗棋苑》、香港的《象棋世界》等。这些刊物都被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柜里,方便随时查阅。
时光匆匆,转眼就是40年,其间四次搬家,大量的书刊整理、包扎、装箱,必须事必躬亲,家人无法帮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负担。随着年纪增长,体力衰减,许多棋刊已被送给棋友、学生,唯有少量书刊仍被保留在书柜里,其中就有1980年4月出版的《象棋世界》的创刊号。
这是一册32开的小型本(双月刊),印刷清晰,纸质优良;文字部分共70页,末后有照片8页,可谓图文并赏;既称“象棋世界”,内容包括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两大部分,前者页数略多于后者。封面白底,上端用蓝色楷书题名,印有红色的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图案。封底有“象棋世界真正妙”的志庆词语,敬贺人的彩色合影;照片下有两人贺词,其一为:象棋系艺术且属体育,可以锻炼思巧,增强人的意志。其二为:象棋系国粹之一,能够陶冶性情,有空时玩玩也不错!有趣的是,杂志后半部分与国际象棋有关的内容采用了中英文对照,比如,创刊词、国际象棋源起等页面。我保留这本《象棋世界》的一个原因是它刊有笔者赛场执裁的照片。
1979年12月下旬,香港美宁金刚钻象棋队来访,与沪、穂两市棋队交流比赛,并游览苏、杭两地名胜。赛前,我得到有关方面通知,出任此赛执场裁判。12月22日下午,我来到赛场报到,比赛安排在毗邻国际饭店的上海体育俱乐部举行。棋赛在晚上进行,我与棋友李乃安一起出任香港徐耀荣对上海朱永康的比赛裁判(港称监局棋证),并兼记录。此照被选印于《象棋世界》的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