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汉东
福建泉州崇武古城为明代抗倭英雄城池,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走进崇武古城,犹如聆听一曲优美的交响乐,金戈铁马之雄健,缠绵悱恻之哀怨,勇往直前之奋进,神态自若之淡定,各种情感交替回响,交相辉映,令人穿梭古今而流连忘返。
崇武古城处于东海与南海的分界处,为“中国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其标志塔碑稳稳地矗立在古城东南角。崇武古城堡是我国东南沿海仅存又保护完好的一座。古城堡北门上雕刻着“锁震海邦”四个朱红大字,传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所书。拾级登上城墙,踏着斑驳发亮的青石板古道,眺望城墙外的碧海波涛,俯视城内层层叠叠石砌的楼宇庙堂,胸中豪情顿生。数百年来,古城民众凭借着坚固的石城,在抗击倭寇与外患的战斗中立下不朽功勋;如今,古城堡成为后人景仰的文化纪念地。
崇武建城可追溯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入侵,明朝在此地设立千户所,并用石块砌造出高高长长的城墙。走在不太宽阔的古巷道,满眼错落有致的古寺宗祠,有古老的,也有新建的,其色彩艳丽,雕梁画栋,颇具闽南特色。那些古老的民居大多破败不堪,满地的废墟上开满了各色鲜花,倒也生出几分凄美来。
突然眼前出现了“钱侯巷”门牌号,难道这里与钱家有关?面对我的疑惑,陪同的钱明泉兄告之:明初设立崇武千户所,钱家有七代人先后在此担任过石城最高军事长官,他们一直秉承吴越王钱镠“忠孝节义”的家训。嘉靖年间,倭寇猖獗,钱家人为守护城池和保护百姓,血战倭寇,数十人为此而献身。钱氏族人的英勇事迹,受到朝廷敕封。
嘉靖卅七年(1558年)3月,倭寇大举围攻崇武城,钱储千户不仅沉着应战,率领军民日夜巡逻,严阵以待,还拿出自己的俸金,购买粮食,分发给缺粮士兵和居民,严防死守了十几天。倭寇屡次攻城,死伤无数,只得溃退。两年后,倭寇再次侵犯崇武城,钱储公身先士卒,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抵抗,倭寇以失败告终。不甘失败的倭寇发誓报复,不久又卷土重来,率领大部队埋伏,利用大雾天气,在凌晨时分士兵戒备松懈之际,四面突袭。而此时,钱储年过六旬,按当时朝廷的规定,已退休在家。子孙劝他携家中妇幼暂避,他却冷静地告诉家人:倭寇重犯,城池被陷,咱家自先祖从庐州戍守崇武至今165年,世代拿国家俸禄,是为国为民尽忠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披上战袍,率领全家男丁等与倭寇进行殊死的巷战,杀敌无数,保证民众安全撤出。恶战至当天下午,钱储公及家人均壮烈牺牲。后朝廷追封钱储为“靖江侯”,当地的靖江村由此得名。万历七年(1579)当地人建了一座祠庙来供奉钱储公,供后人瞻仰。
惠安女的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名扬天下。在崇武古街上,常可遇见惠安女,她们的装扮特别引人注目。崇武古城不愧为一座英雄的城市,男儿侠骨血性,女子贤惠坚强,他们为古城描绘了威武雄壮的色彩。站在钱氏宗祠,仰望先烈钱储公的塑像,阅读记载那场悲壮战斗和钱储英雄事迹的碑文,内心升腾着对崇武人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