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
花神(油画) 吃西瓜 追溯历史中的丰富与无穷 用冰去激 由金庸改稿想到的 谢晋的盛誉和苦恼
第12版:夜光杯 2023-08-19

追溯历史中的丰富与无穷

张家鸿

夏日炎炎,读讲古的书,清凉自生,散文集《古游录》是其中一本。

那些远去的人与事,都是作者周吉敏截取的历史片段,冯梦龙、夏鼐、陆羽、皎然、僧祐、谢灵运、叶金扬……他们留下或浓或淡的背影。造纸、木偶戏、刘氏风筝、极乐寺古碑等传统文化或古物,也在作者追根溯源中得以展示。书中文字是游走的孩子对大地母亲过往旧迹的细细梳理,双脚行走与典籍梳理是互帮互助的举动。用文字细细描摹、用眼睛细细观看,为传统留下步骤清晰、影像清楚的证据,是她已然做到的。

读这本书,有几点印象深刻。精确,是作者文字的特质。动词如一个个队列严整的士兵有序地流淌于笔尖,让画面充沛,让影像饱满。请看。“脚在纸槽里来来回回密密地踩,像牛犁地,脚掌翻开纸浆,‘吧嗒,吧嗒’踩成烂糊。”再请看。“这些话像烤热了的糕团,一把一把往喧闹的街上甩,恨不得粘一个老板到自己的纸摊上来。人潮中的老板被一拨人拥到这家推到那家,被一双双手拉到这儿扯到那儿。”

除了精确,还有充满神思的比喻,文字因之从纸页间升腾、飞扬起来,令人浮想联翩。“最美的是山涧,它们是云的根,一条条从山顶白花花地扎下来。”两句之后,周吉敏接着写道:“女人在纸槽里撩起一张纸像撩起一朵云,动作撩人,弄出的水声,美妙得像复调音乐。”古道是什么?“古道是大地记事的绳子。”古道今多湮没不闻,幸而留存至今的,总会令人想起曾经行走在路上的一代代古人、一桩桩往事以及一段段历史。

虚实相生、实虚相应的文字,既有掷地有声的力量,也有突破眼前的想象。文字就有了自带的节奏与韵律。这样的节奏与传统工艺的一呼一吸相映成趣,便让文本有了独特的魅力。作者在《另一张纸》中写道:“做纸的每个环节依序排列在时间里,一件接一件,前后相连接踵而至。”这是无比奢侈的慢。非慢不可,快了就失去应有的节奏,失去做好的可能,失去原本的风度,失去固有的味道。慢,是它天然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正是这门手艺、这项工艺、这件事原本应有的节奏与调子。当然,倘若如赶趟儿一般,连心绪也会丢失一空,遑论其他?不因外力的挤压或逼迫而慢,只因内心自觉而慢。唯有后者,才是自在、惬意、幸福的。传统技艺的修炼,从来都是循序渐进、慢条斯理之事。只需慢下来,人心便有了与传统对接、对话的可能。对接或对话就好,共鸣尚在其次。

多数现代人一味向前,忘却身后漫漫历史中蕴含的丰富与无穷。正因如此,作者从历史中采撷的点滴,绝不止于《古游录》的问世,我看到一颗古心,还在寻找、勾勒、倾诉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