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从小到大一直伴我成长,直到现在人到中年才似有所悟。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刺激和压抑,他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诗中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从中,我还读出了禅意。
大冬天,一个人不在屋内围炉烤火,而是跑到寒冷的江边去钓雪。为啥不找几个朋友搓搓麻将,或涮个麻辣火锅,不是更能享受人生吗?稍微雅趣一点,围炉煮茶,捧本书“之乎者也”一番,不也可以消遣时间吗?想到这,我只能呵呵一声,在儒释道文化鼎盛的中唐时期,对于集智慧、勇敢、才华于一身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来说,我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进一步思考:“孤舟蓑笠翁”,这个“翁”不一定是渔翁,也不一定是诗人自己,可能是哪位高人或隐士。披戴着蓑笠,既可遮风挡雨,又可防世人的俗眼,钓渔翁的身份存在感强烈,避免骚扰,规避鼓舌,无可无不可;“独钓寒江雪”,钓的不一定是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是有想法和抱负的,专等周文王来礼贤下士,请自己出山实现个人理想,他鱼钩并没有放鱼饵。《江雪》一诗中的“翁”,在人迹绝灭的江中钓雪,不是等人来赏识自己,他对动荡的政治不感兴趣。大雪纷飞的严冬,江里哪能钓到鱼?我再大胆猜想,这位老兄的钓竿可能也没有鱼饵、钓钩,甚至都没有钓线、钓竿!哥钓的不是寂寞,是人生,钓的是禅意,是“静”!就是要在严酷的人畜皆无的环境里修炼自己,享受孤独!任凭风霜雨雪,也不管在洁白的雪里是否“世人皆浊唯我独清”!更不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宣泄情绪。而是让自己“一念不生”,无碍禅定,宠辱皆忘。修行何必深山,大自然处处是场所。
《孙子兵法》上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鬼谷子有言:“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无论是军事还是人事,先哲们都强调了“静”的重要性。《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也说:“心若无尘,则万境清。心若无念,则万念停。心若无私,则天地宽。”庄子也说过:水无波则平,心无念则清。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在人心浮躁的时代,当你看淡得失、无畏成败的时候,反倒可能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平静如水,不为世间六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柳宗元在写《溪居》时的境界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有异曲同工之妙。农家乐里面充满快乐和纯真,真乃君子所见略同。所谓君子,同道而谋之,非同道而习之。察纳雅言,咨诹善道。所谓君子,以水为师,效其澹泊;以竹为友,慕其虚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君子交,如水,如竹,如谷,如菊,如蓑笠翁,如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