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多支队伍同场竞技“直播带货” 申城职校报考热为何不断升温?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8-28

申城职校报考热为何不断升温?

实训资源丰富、校际合作加强 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

杨浦职校学前教育中本贯通专业的学生在幼儿园见习

学生上钢琴课训练艺术技能

学生合唱队参加艺术展演

开学前,沪上中职校、高职院校纷纷传出“喜报”。首先是考生报考热情不断上升,特别是中高职、中本贯通专业的招生分数线,甚至高过了不少市示范性高中的录取线;其次是毕业生就业前景普遍看好。记者追踪调查发现,上海的职业教育不断对接城市发展,办学“以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方面闯出了新路。

实训基地里“孵化”人才

“今年,我们五年一贯制专业的招生情况很好,虽然只有240个招生计划,却有1200多人报名。”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路喜说,今年录取的最高分为629.5分,600分以上有7人,部分学生达到了市、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数线为496分,比本市的市控线高了96分。

闵职院的中高职五年贯通专业之所以吸引很多初中毕业生报考,一是因为学校地处闵行南部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临近莘庄工业区与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航天研究院等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毗邻,学生的实习实训资源丰富、就业优势突出;二是因为学院立足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闵行“南制北服”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开设了智能机电技术、建筑室内设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都是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为出发点,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社会急需,在传统专业基础上进行改造与提升后打造的有特色、有就业优势的专业。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朱建柳介绍,今年中高职贯通招生约有三分之一考生的分数高于虹口区重点高中分数线。“学院组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数字新媒体产业学院、现代健康产业学院和东湖酒店产业学院,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行业的新技术和优秀文化融入育人的全过程中。”她说,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很“现实”,获得文凭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看所学专业与城市发展、未来社会需求是否匹配。就拿南湖学院来说,新建的元宇宙重点应用场景被教育部立项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单位、全国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单位。校内还建有全国首个“智能新能源汽车”“岗课赛证”融通示范基地,以及上海市第47届世界职业技能竞赛汽车技术、酒店管理主基地。这一切都是为了抢占未来技术人才建设高地,让职业院校成为国家紧缺蓝领的“孵化园”。

中本贯通成了“香饽饽”

960名学生报名,最终录取32名,其中最高分690分、最低录取分为663.5分。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学前教育中本贯通专业今年又成“香饽饽”。手握可以进市重点高中的分数,却对职业学校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孩子未来生涯规划创设了新的路径和机遇。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尊重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杨浦职校副校长沈小毓说,学前教育中本贯通专业去年一推出就受到社会关注,这一专业通过7年浸润式的专业认同教育和专业情怀构建,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从两年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生一方面对专业、职业有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冲着贯通本科的上师大品牌而来,毕竟踏进了这个专业就等于提前迈入了大学。

据介绍,杨浦职校与上师大联手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资源、教学管理、育人机制、考核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贯通培养。在“3+4”的长学制中,学生前3年在杨浦职校侧重于专业技能和艺术基础技能训练,后4年在上师大以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为重点,实现教育教学综合运用,特别是艺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沈小毓说,教育实践活动从中职一入校就涉及,几乎贯穿整个学段,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伴随专业认知的不断深入、专业技能的不断储备,逐渐厚植对学前教育专业和职业的认同和热爱。目前,两校与本溪路幼儿园等50余家市级示范园深度合作,为学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通道。

“专升硕”打破学历偏见

“柏璠等22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啦!”暑假里,这则消息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里不胫而走。不过,师生们都知道,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因为近年来该校已有100多名毕业生拿到了硕士证书。一名高等职业类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怎么会拥有硕士“头衔”呢?原来,学校在2012年就推出了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合作的项目“专升硕”,即高职专科生照样能够通过选拔升入硕士学位段深造。

据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党支部书记胡雪介绍,以前总有学生和家长对报考高职院校有偏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高职毕业后学历就封顶了,如果铁了心想获得高学位,就必须先经过专升本课程学习,再通过考研进入研究生段学习,周期至少要7年,长的可能要9—10年。现在,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后,用5年时间就拿到一张硕士文凭。东海的“硕士连读”课程设有计算机科学及网络安全、动漫及游戏的制作、商务IT、旅游IT、海洋IT、医疗IT等多个方向,由学生自由选择。胡雪说,原则上符合三个条件就可以顺利进入硕士课程:一是获得东海学院的毕业证书;二是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三是完成预科学习并通过升学测试。目前,学校已经和20多所IT公司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

“我是2017年参加高考的,没过本科线,进入了东海学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和家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只用了5年时间,我就成为了硕士毕业生。”彭伊吉在今年上半年进入本市一家IT公司工作,负责网页设计。他说,东海的“硕士连读”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把职业教育这张名牌擦得更亮了。

本报记者 王蔚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