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 实习生 姚欣言)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交通公园居民区辖区内的聚龙大厦小区,有两台电梯使用时间已超过26年,常常发生故障。经特事特办,以最快速度为居民更换电梯后,小区专项维修资金达到了续筹红线,无法支撑聚龙大厦后续维护,续筹迫在眉睫。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三驾马车”作用,提出“众人钱筹,为众人服务”,积极努力破解难题。日前,小区以书面征询意见的方式召开业主大会,对续筹维修资金至首次募集金额的50%的决定进行表决,结果揭晓,业主大会同意了。
建于1996年的聚龙大厦,两台电梯常常发生冲顶、关人等现象,小毛病更是不断。电梯亟待更换,但是专项维修资金严重不足。为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街道积极协调,经业委会申请,区市场监督管理所特批,45万元换梯费用中,除可调动的居民账户27万元维修基金外,剩余18万元由物业先行垫付。但这样一来,小区专项维修资金达到续筹红线,必须马上续筹。
聚龙大厦为24层商住两用楼,业主145户,公益性收入很少,无地下停车位,路面仅能停车17辆,无法通过公益性收入补充维修基金。根据测算,按照续筹维修资金至首次募集金额的50%的标准,业主少的要付3000多元,多的要付5000多元。前期调研发现,很多业主对此的态度是“三不”:不关心、不参与、不信任。
居民区发挥“三驾马车”作用,统一思路,积极动员。从先期的党员大会、听证会、房办、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联席会议开始,为居民答疑解惑,发挥楼组长、居民代表的作用。提出“众人钱筹,为众人服务”后,坚持大家一起参与,与居民商讨续筹金额、续筹方式等,充分动员,整合建议,由“三驾马车”进一步商讨,最后通过业主大会决定续筹方案。
“之前的专项维修资金都用在了哪里?”“小区的公益收益有多少,都花在了哪里?”“如果我续了筹,那些没有续筹的人怎么办,他们凭什么享受跟我一样的公共服务?”居民的疑问和意见,在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时被提了出来。
“小区物业先后换过4家,每年的专项维修资金、公益性收入都在居民区公告栏做过公告,现在居民有疑问,我们就邀请他们来物业办公室查看存档资料,打消他们的疑虑。对不续筹的业主,将由业委会作为主体,通过司法途径处理,绝不会出现续筹不续筹享受一样待遇的问题。”根据每户存在的不同问题,居委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等一户户上门沟通答疑,对症下药,消除误解。
目前,聚龙大厦业委会正推进“专项维修资金”在金融单位开户等,居民们表示,一旦前期工作完成,会及时续费,让给居民集体服务的“米桶”续上“新米”,使后续公共服务得以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