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象逐龙瑞(中国画) 基因的力量(外二则) 果断拉黑 剧团是我家,我愿守护她 退休人聊退休 语文老师
第14版:夜光杯 2023-09-12

语文老师

梅子涵

语文老师是教你认字、写字的人。

教你读会一篇短短的课文,教你背下,记住,心里的兜兜中就装着了一篇篇完整的文字,一个个小故事,一首首诗,它们会在心里飘浮起来,挤挤挨挨,推推搡搡,叽叽喳喳,叮叮咚咚地响,还有星星般的亮光,没有上过很多天学的小娃娃,小小人,小学生,走进校门,走出校园,走在路上,回到家里,心里热闹得很,念念有词得好听,胸一挺起,嘴一张开,蛮正规的文字能力,很有小派头的!

语文老师是教你标准发音,清晰说话的人。教你把意思表达明白,语气准确、恰当,令人听了理解,舒服。他们是最勤劳、最认真的母语“播音员”,每天站在教室播音室中,没有隔音,没有麦克风,或许还乡音绕舌,但只要跟随着他们的声音,奇妙的语言、语音的“大方向”,就都“字正腔圆”,郎朗入耳。

后来,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电台、电视播音员了,成为朗诵家,话剧演员……你会想到,他们也许正在听着、看着你吗?如果你会想到,那么是你为自己自豪,还是他们为你自豪,或者是你为他们自豪呢?

语文老师是教会我们读懂文字意思,句子关系的人。这个段落讲了什么,整个一篇又讲了什么,就是经典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每一节课都这样,不厌其烦,不觉枯燥,我们好像从来不会想到,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枯燥!就像打夯声,声声重复,听着甚至心烦,可是后来站在了漂亮房子、高耸大厦的窗口了,愉快、飞扬的心情里,几个人会为打夯声抒情呢?而打夯工们早已又都去了别处重复、枯燥,不厌其烦,夯实基础。语文老师、别的打夯的学科老师,都是该被抒情的,而抒情的能力,也正是语文老师说着,朗读着,我们就渐渐地有些会了。我们是在模模糊糊中渐渐会的,于是我们还以为是自己会的呢,忘记师傅,敲一下脑壳!

我们也正是这样学会着阅读,从很少的一点点文字,到厚厚的一本书。

语文老师是教会我们阅读,教我们读文学的人。

童话,诗歌,小说,散文,这些光艳耀目、艺术抖擞的词,第一次跃然于耳,几乎都由语文老师的嘴中。即使先前已在别处听见过,依然会觉得语文老师说得更正式,由不得你不信。老师就是一个由不得你不信的职业,我们都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老师打开语文书,翻到一篇文学的课文,其实我们已是在语文课文里阅读文学、学习文学了。现在的小孩、很多的大人,都是在语文课上阅读、学习了古代人的诗句、现代人的文学的。对于他们,李白们的名声、鲁迅们的地位都是首先来自语文。

当我成为写作文学的人之后,才惊喜读出,小学语文的第一篇课文《秋天》便是一篇短小的优美散文。考入中学,初一的第一篇课文《荔枝蜜》是一个时代的散文大作,老师请我复述,我明明认真预习过,却闭着嘴说不出一个字。那是上初中第二天,我是我的那个三班,第一个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复述一篇著名散文的人,我因为胆小,未能完成。长大以后暗自懊恼,那是一个多么珍贵的文学机会,用自己的声音,把一篇可以读懂的散文说一遍。

年幼的时候,会说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年少了,能讲述一篇散文,成年之后,阅读文学是自己的生活内容,不是非要艰深探究,说出多少夸夸其谈的话,以为有诗便是高出一等,而是如同那个构思巧异的田鼠图画故事,文学、艺术是和玉米、麦粒、坚果同样需要的秋天储备,以提供后来日子里需要的光亮、色彩、语句。它们平常得很,它们缺不得。

语文老师是教人写作的。最简单的一两句话,后来的一篇。记下一件事情,写生动一个人物,说明一样东西,请一个病假,敬请批准。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写作的优异成绩、成就,固然不会是他们手把手的教成,而是一个人灯光之下日月之中思想之上的磨磨蹭蹭、踽踽独行、水到渠成。但是基本的针脚、路数、组成旋律的那几个音符1234567……毕竟是来自老师的讲解。也许他们讲的并不多,而写作可能正好是讲不得太多的;他们也许该讲的都讲出了,可是一个幼稚、天真年纪里的小孩子,学生,不那么听得懂,以为捧起在手里了,指缝间却漏掉了最微妙的。

语文老师不教人获国家文学奖、世界文学奖,文学奖的获得也不归于一个单独学科的教育,它们需要打夯的是更为阔大的一块,哎吆哎呀停不下。

我出版了文学书,送到语文老师的跟前,翻开看见的是我端正写下的字,毕恭毕敬:送给我的文学老师……是您教会我写作。

他们都没有说:“你太客气了,”微笑间反而更真实、自然、美好,因为他们都是热爱语文一生的人,知道写作的行踪、文学的小木屋,的确是遍布语文课本的页里页外的,写出文学书的人物们,的确曾经都是他们跟前的小孩,小鬼头,字歪歪斜斜,所谓的文笔流畅,其实很气喘吁吁,是给予的鼓励的话,打分总用红笔,是高分低分都想让你终于鲜艳,老师都是另一种“绿野仙踪”的导演。

随同着我学习文学的学生,如今纷纷去当语文老师了。终究都会有些惆怅。我就和他们深情地说着如上的这些如同此致敬礼的真切话,渐渐地都变得情愿和乐意,从一年级教起,由九月的第一个秋天开始,走进校门,走出校园,走在路上,回到家里,心里热闹得很,念念有词得好听,胸一挺起,嘴一张开,全是语文,全是母语的漂漂亮亮,语文老师,派头很高级啊,不管他们拎着的是什么兜兜,背什么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