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和生活条件改善,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同时死亡率居高不下。中国多中心研究资料显示,仅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属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初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早期和晚期的治疗策略不一样,治疗效果差别大,结果是患者的预后状况迥然不同。
9月是国际前列腺癌宣传月,为了提升公众及患者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和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韩邦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疗中心泌尿肿瘤二科主任刘承教授提醒中老年男性朋友,“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要重视体检,定期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做到及早干预,及时诊治。
●一切为了患者获益最大化
韩邦旻教授介绍,前列腺癌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如观察等待、主动监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放疗、免疫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等,对于处在不同病程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放疗以及手术治疗往往针对早期局限性的前列腺癌,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系统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的方式,能达到患者获益最大化。
刘承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的肿瘤生存依赖于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当用药不让睾丸分泌雄激素或者手术切除睾丸后,前列腺癌被暂时抑制,有效期约一年半到三年。恶性程度较高的前列腺癌,很快就控制不住,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阶段,此时需要使用让激素治疗变得更有效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以恩扎卢胺为代表的创新药物能够为去势抵抗的患者有效地控制现阶段的前列腺癌。
●预防前列腺癌没有捷径
日常门诊中,大家问询最多的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联。韩邦旻教授指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共存,但不会互相转化。除外遗传、年龄等不可控因素,前列腺癌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等。故而,饮食结构要合理,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平时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除了体检筛查PSA外,不要遗漏专科医生的直肠指检和B超检查。
●“退休癌”并非“懒癌”
前列腺癌是老年病,被形容为“退休癌”,但并不意味着是“懒癌”。临床上常见的前列腺癌“动向”被比作猴子、兔子和乌龟,“猴子”是指维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病情进展,“兔子”是指病情进展非常快,“乌龟”是指病程发展缓慢。对此,刘承教授指出,市一医院泌尿外科推行前列腺癌全病程管理模式,包括前列腺穿刺精准诊断、完善的评估体系、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与康复以及心理支持等。韩邦旻教授强调,相对年轻的前列腺癌患者要配合医生更积极地接受治疗,以期获得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双重提升。 乔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