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芳
农历八月的江南,天气渐凉,微风徐徐,翻动起梧桐树金黄色的落叶。小区长长短短的林荫道上,已是桂花盛开,芳香四溢。桂花树下,远远近近,安排着许多木制的靠背长椅,被风雅人士称作为“美人靠”。人们走久了,走累了,便可以随处坐下,歇歇脚,积积力。
由于父亲的突然离世,母亲仓促老去,一场大病过后,母亲便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年头,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母亲便是一袭红衣,由女儿牵着手,在小区的林荫道上,走走看看,接接地气,不紧不慢地散步。走累了,便在长椅子上坐一坐,靠一靠,让桂花的芳香沁入心脾,也算是一种放松,一种小小的陶醉。从小种花的母亲,还能识得金桂、银桂、丹桂的不同品种,辨清它们的特征、共性与差异。小小米粒,看似无情,却是有意。淡雅的小花,因为能给病中之人带来慰藉与快乐,也就绽放成了一道顾盼悠悠的风景。
有时,女儿要去菜场买些菜肴,也总是不忍心把母亲一个人留在“美人靠”上。正左右为难之际,母亲便会幽幽地说:“快去快回,我闻闻花香,坐在这里等你。”女儿便三步并作两步,去了菜场,买些母亲爱吃的菜肴回来,远远看见一袭红衣的母亲,斜坐在长椅上,向迎面走来的邻居询问:“看见我女儿了吗?我坐在这里等她。”无助而可怜,犹如幼儿园里的稚童,望眼欲穿地盼望迟到的家长前来认领。每当这时,女儿便会心痛到了极点,便赶忙飞奔过去,半跪半蹲在母亲身边,握住了她那双凉凉的小手,母亲依然端坐在桂花树下的“美人靠”上,如一尊玉雕石刻的圣母,不言不语,脸上无有笑容,只是发梢间,洒落了不少米粒般的桂花,幽幽地香……
想起儿时,在江南一个粉墙黛瓦的小村庄,也曾有过一帘似曾相识的风景。母亲手牵一个羊角辫的小姑娘,走在斜阳西下的乡间小道上。沿途有蛙鸣,有炊烟,有牛背上吹着短笛的牧童……水清清,云淡淡,桂花的芳香,弥漫了整个典雅的小村庄……
此刻想来,女儿是多么愿意半跪半蹲,永远俯首于母亲面前,尽一份为人女的孝心啊。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她,永远地走了。以后的岁月里,再走过那一排排桂花树下,走过桂花树下那一张张“美人靠”旁,女儿就再也无法从容自若。“我,坐在这里等你。”迷迷糊糊的一刻,似乎听见母亲还在如此这般地说。
又是萧瑟秋风的季节,又是桂花飘香的日子。只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桂花,被称作金秋的使者。苍翠的叶,米粒般的朵,素雅的香,坚挺的骨,在苍白惆怅的无依岁月里,慰我孤独寂寥。一树桂花,开谢了,明年还会重来。但是,人呢?最是孝亲不能等。有那么多的曾经,来不及回忆;那么多的明天,来不及谱写。却是,回不去纯情的昨天,留不住故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