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选手王珊珊(左)与印度队选手YADAV Prachi在比赛中 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供图
自行车选手罗飞(右)在比赛中 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供图
亚残运会无障碍设施彰显温度 张龙 摄
以上海运动员为主力的中国女子佩剑队(右)夺冠 张龙 摄
“美丽的杭州,再见。”昨天中午,由上海选送的女子坐排中国国家队队员李婷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新动态。打包回沪,带着金牌,带着花束,更带着对杭州亚残运会的完美回忆。10月25日,坐排比赛第三个比赛日,中国队力克最强对手伊朗队,几乎提前锁定金牌。这天,恰好是李婷的34岁生日。赛后,会场里响起生日歌,在队友、教练和全场观众的祝福中,她度过了一个格外有意义的生日。正如现场主持人所说的那样,“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热爱才能坚持追求梦想,祝福李婷,继续追寻自己的所爱,向着更广阔的人生赛场勇敢迈进,书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每一位拼搏在赛场上的残疾人运动员,都用梦想和热爱书写着自强人生。
在千岛湖畔的淳安赛区自行车赛场上,首次参加亚残运会的24岁小将罗飞有视力残疾,他在领骑员的协助下,参加了1公里、4公里、18.5公里和69公里四个项目的比赛,并获得了1公里计时赛的冠军。这枚金牌不仅属于他,也是对领骑员的最大褒奖。
38岁的盲人张亮敏来自闵行,16岁以来,她经过艰苦努力,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的金牌,并在东京残奥会女子铁饼F11级比赛投出新的世界纪录:40.83米。参加过5届残奥会和5届亚残运会的她,秉承“只要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可能”的座右铭,在本届亚残运会上再获金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发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她在前两轮投掷中出现出线等失误,导致没有成绩。但她在后面四轮的投掷中很快稳定心态、找回状态,发挥神勇,反超比分摘金,并以40.12米的成绩创造了亚残运会新纪录。
让中国女子坐排队几乎提前锁定冠军的比赛同样扣人心弦。对阵伊朗队这天,第一局比赛开场后,伊朗队连续强劲进攻,中国队以1:5落后,主教练马上喊了暂停后,中国队的女将们迅速调整状态,逐渐追平比分,最终以25:20的比分拿下了第一局比赛。接下来,中国姑娘们又连下两局,拿下比赛,为最终的夺冠铺平了道路。
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永不懈怠的精神,还体现在其他比赛中。10月24日,16岁的轮椅竞速运动员兰涵钰首次代表上海参加亚残运会,就在女子800米—T34级决赛上摘得金牌,并以2分09秒3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10月26日,她参加女子100米—T34级决赛时,启动略微慢了一点,不是很理想。100米的距离极短,留给运动员翻盘的机会不多,但兰涵钰靠着后程发力反超对手,最终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赛后,她说,自己一度以为要和领奖台无缘了,但靠着一股劲头,还是拿到了金牌,自己非常高兴。
“今天的成绩就留在了今天,明天还是要从零开始。我希望自己始终如一,保持初心。”年轻的上海剑客辜海燕在杭州亚残运会上一举夺得三枚团体金牌和两枚个人金牌、一枚个人银牌,她这样评价自己。或许,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与平常心,让以轮椅击剑等项目为代表的上海残疾人运动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