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创意数智公话亭”有望亮相街头 71路区间西延伸段联调联试 上海博士后获奖数再创新高
第10版:上海新闻 2023-10-30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传捷报

上海博士后获奖数再创新高

10月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省烟台市落下帷幕。此次大赛,上海博士后共有102个项目入围,最终获得2个金奖、6个银奖、14个铜奖、18个优胜奖,获奖率近四成,获奖数再创新高。

既高科技又接地气

林力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在市第九人民医院工作。此次大赛,他带来的项目是“面向骨-软骨组织整形修复手术机器人”,这是国内首款医美手术机器人。

这款手术机器人由林力主导研发,主要用于辅助整形外科颅颌面导航定位手术。林力说,过去医疗器械的开发大多对标国外技术,由工程师完成,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原始创新越来越多。“我们是三甲头部医院,我们不搞创新,谁来创新?”林力说,一线医生参与研发责无旁贷。他的项目最终获得创业组(生物医药与健康)优胜奖。

我国是全世界公路最长的国家,沥青路面占比达90%。但沥青路面养护成本高,加上我国逐步禁止开山采石,优质筑路石材也供不应求。为此,在上海市政总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张震将研究重点放在钢渣铺路上,他参赛的项目非常接地气——“基于钢渣高值化利用的自愈合低碳沥青路面的开发”。

针对钢渣路面容易鼓包的问题,张震研发了新型沥青,解决了鼓包问题;他还研发了钢渣沥青自愈合路面,微波作用下使路面微裂缝在短时间内自愈合。目前,钢渣作为筑路集料已在上海完成35万立方米、100公里的道路工程应用。他的项目获得了创新组(其他行业)铜奖。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

此次大赛,上海共有102个项目入围,获奖项目实现创新赛、创业赛和揭榜领题赛三个组别的大满贯。最终成绩为:2个金奖、6个银奖、14个铜奖、18个优胜奖,获奖率近四成。此外,上海市代表团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据悉,有21位上海选手参加了大赛揭榜领题赛,超过一半选手获奖,上海博士后的揭榜方案得到了发榜单位高度认可,有望达成实质性合作。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赛事。此次大赛吸引了6206个博士后项目、2.5万人参赛,最终1530个团队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上海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和上海这些年来不断优化博士后创新创业的综合发展环境,不断厚植高层次人才培养“沃土”分不开。

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目前,上海已建立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两站一基地”工作管理体系。2022年,上海招收博士后2719人;目前,全市在站博士后超8000人,达到历史峰值。

上海有培育高层次人才的土壤,并不断建设完善博士后制度体系。上海在16个区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博士后人才提供支持政策,涉及支持博士后培育平台建设,实施海外博士后引才奖励,提供博士后科研创新资助、博士后日常生活补贴、博士后出站创业就业资助,加强博士后人才安居保障等。

上海有博士后专属激励计划。2018年,上海推出了“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对入选的当年入站全职博士后给予两年总计30万元的经费资助。这个激励计划已经成为上海集聚和留用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王牌”项目。2022年,上海进一步加大对“超级博士后”的支持力度,入选比例约达当年入站总人数的30%,在已实施的5批“超级博士后”中,累计有2453名博士后获得资助,资助金额超6亿元。

上海还连续3年举办了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今年8月举行的大赛帮助博士后与100多家产业园区、孵化器、头部企业、风投机构和金融机构对接,据不完全统计,已促成合作意向58项,19个博士后创业项目与园区达成落地协议,30个项目与风投机构或金融机构达成初步意向。

此外,上海连续两年举办上海博士后全球招募直播活动。今年已面向全球发布了5925个博士后岗位。岗位需求中,90%面向海内外优秀博士,90%来自国家级和市级重大平台重点任务、重要项目。据介绍,这一直播平均每场有近50万人次观看,直播活动让博士后成功“出圈”,成为社会了解上海博士后群体的一个窗口。 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