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从孩子着手 从申城启航 高级别电竞赛事相继落沪 “妈妈年轻了许多” 童享书香
第9版:文体新闻 2023-11-13
丁是娥离世三十五年后,她的雕像昨落成

“妈妈年轻了许多”

本报讯(记者 赵玥)在鲜花和绿植环绕中,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雕像在上海沪剧院花园内落成(见上图)。这位上海沪剧院的首任院长身着阿庆嫂的戏服,手提春来茶馆的茶壶,面带微笑,目之所及是上海沪剧院全貌,仿佛唱起了“上海沪剧院一片好风光”。昨天恰逢丁是娥的百岁冥寿,众多戏剧界人士一同见证这一筹备已久的揭幕时刻。

“妈妈年轻了许多。”看着这尊雕像,丁是娥的女儿解惠芳想妈妈了。两年前,上海沪剧院找到丁是娥的家属,希望为老院长塑像,“妈妈1988年离开的,没想到大家还想着她,很温暖”。著名雕塑家蒋铁骊在创作中反复调整,力图将沪剧文化的面貌、气质在丁是娥的雕塑中呈现,这其中除了剧照的参考,也离不开青年演员担当模特在写生方面的帮助。

就在雕像右侧,是丁是娥饰演的阿庆嫂手提红灯笼的剧照。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端详雕像道:“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也是隐蔽战线中的杰出地下党员,丁老师塑造得天衣无缝,我传承这部戏的时候就特别敬佩她。”马莉莉今年74岁,依然活跃在社区大舞台上,她感慨“是沪剧和丁派艺术滋养了我”。

落成仪式上,几代沪剧演员通过深情的朗诵和丁派经典唱段的演绎,追忆丁是娥对沪剧发展的卓越贡献。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认为,沪剧的魅力体现在诸多流派之中,丁派的唱腔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丁是娥还专门去学了声乐,向周小燕请教如何科学运气,加强了沪剧的音乐旋律,创造了反调唱,为沪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今年是上海沪剧院成立70周年,为了纪念丁是娥这位人民艺术家,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吴巍介绍,沪剧院不仅复排了丁派经典传承剧目《罗汉钱》,重印丁是娥口述文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还出版评论集《上海艺术评论“沪韵悠长 申情咏华——丁是娥诞辰100周年纪念专辑”》,希望一代代沪剧人接力传承丁是娥前辈的艺术与艺德。

昨天下午举行的丁派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中青年演员代表,共同就丁是娥在沪剧艺术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及舞台艺术成就展开深入探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