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斑斓深秋画意浓 不出国门享“丝路云品” 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申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第3版:要闻 2023-11-15

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浦东守正创新,打造彰显文化自信的生动范例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浦东群艺馆等40余家公共文化场馆告别“朝九晚五”,在全市首创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浦东美术馆等文化地标次第绽放,使浦东市民不必“文化过江”,绘就了浦东最炫天际线……

浦东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浦东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文化赋能和人民需求同塑合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引领区发展“硬支撑”。

优质资源送到家门口

浦东是一个见证奇迹的地方,公共文化“上联通世界,下凝聚百姓”,越来越多市民在公共文化场所享受到“高贵不贵”的文化服务。

最近,“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在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新址拉开帷幕。这是上海首个开出市民夜校的工人文化宫。

“舞动申城燃情浦东”广场舞大赛近日一开赛便“破圈”成为热点。锦绣路“东·剧场”名字登上了世界顶级声乐赛事的页面,世界各地来的评委都赞叹浦东的公共设施和观演人群的高素质。

一批批公共文化浦东首创,一次次惠及民生,彰显使命担当。浦东首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参赛方已从112个空间扩展到112座城市,一路走向全国。浦东首创的公共文化服务采购大会,同样在全国遍地芳香,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发掘特色增强竞争力

在文化事业领域,浦东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中获评“优秀”,并荣获全国书香城市。

在文化产业领域,浦东不断发掘特色,扩大规模,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2023上半年,浦东文化产业营收765.82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继续提升23.8%,预计年度营收接近1700亿元。

5年来,浦东引进并培育了阅文、喜马拉雅、盛趣游戏、咪咕视讯、灵犀互娱、央广视讯、完美世界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张江、金桥、陆家嘴、世博、外高桥,形成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

浦东今年推出一系列举措激活文体旅消费市场。浦东成为上海第一个走出去宣传促销旅游的区,以及上海第一批入境旅游团游客的首选目的地。截至目前,浦东今年旅游产业收入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还有更多高质量的公共文化精品在路上。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张磊介绍,浦东正从引领区的火热建设中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宣传、推广好更多“浦东原创”精品、佳品。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表示,浦东作为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打造文化事业产业双高地,建设一批特色文体场馆,升级一批重大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集聚一批龙头文化企业,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此外,还将持续建设“高素质文明”,让文明之花竞相开放,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提供鲜活、生动的实践范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