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冷气团持续“掌权”,今天申城仍是冷气十足。早晨,市区的最低气温在7℃多,郊区大多在3~7℃之间,其中,徐家汇站再度跌破7℃,接近11月13日创下的下半年来最低气温6.4℃。
上午,西北风不减,升温乏力,最高气温最终止于14℃左右,体感依旧是冷飕飕的。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这波冷空气带来的持续的风寒效应将在明天结束,受高气压稳定控制,双休日一直到下周中,上海天气晴好,周日白天开始气温将大幅度回升,预计这轮升温过程将在22日达到高点,届时,白天的最高气温将升至22℃,最低气温也有13℃。不过,气象专家提醒,气温“探底回升”只是暂时的。11月下旬的气温忽上忽下,23日前后,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到来,申城气温又将大幅度下滑,最高气温又将跌回14~17℃左右。
秋冬转换期,冷空气频繁,那么,它们是从哪儿来的?根据资料统计,入侵我国的冷空气中有95%左右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地区(关键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通常,侵袭上海的路径有3条:中路冷空气会经河套直达长江流域,影响上海,这条路径里出现的寒潮最多,约占92%;东路冷空气会从河套以东经华北进入渤海、黄海影响华东地区和上海;西路冷空气则是从河套以西沿青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长江流域和上海。一般来说,东路的冷空气会给上海带来阴沉、湿冷的天气,偏西路的冷空气会带来较长时间的晴冷干燥天气。
近日影响上海的冷空气路径属于西路冷空气,因此,这几日,申城出现了大风,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甚至一度高悬近3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