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截至今年5月共有8530家咖啡馆,被誉为“咖啡之城”。咖啡店内每天产生的大量空牛奶盒,如今有了定向上门收集的新回收渠道。
前天,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单品类可回收物“集盒行动”正式启动,这是静安区乃至全市首个针对商户牛奶盒进行单品类集中回收的项目,为打造上海垃圾分类“升级版”、探索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助力。
启动仪式现场,一辆专门改造的“牛奶盒分类收集车”亮相。每天,这辆小车将沿预定路线“走街串巷”,上门收集街道范围内近20家咖啡店内的空牛奶盒,集合起来进行资源再利用。
“根据前期调研的商铺运营情况,我们安排了两个收运时间,分别为每天14时30分至15时和16时30分至18时。收集回来的牛奶盒,我们会进行清洗及集中交投,进行后端资源再利用。”爱芬环保该项目负责人郑佳莹表示。
据介绍,首批加入的咖啡店既有连锁品牌门店,也有独立咖啡馆,比如Screwcoffee、紫葭咖啡、G+咖啡、莳舍、Manner咖啡等。其中,莳舍位于北京西路的多元空间,集设计师工作室与咖啡店于一体,店长沈颖华告诉记者:“以前牛奶盒都是混在可回收物里一起回收,如今组织方会为店家提供袋子或盒子收集牛奶盒,并定期上门回收。”她表示,店方非常支持牛奶盒收集行动,今后还计划将咖啡渣也收集起来,无偿提供给居民用来消除异味、养花种草等。
集中收集的牛奶盒,能派什么用场?在现场,主办方展示了牛奶盒等再生材料制作的笔记本、文具等“绿色文创”产品,咖啡渣也可以经过简单的手工步骤制作成手工肥皂,不仅味道好闻、清洁力强,还能自然降解、避免污染环境。
“为持续鼓励商户和消费者积极参与,我们准备了牛奶盒做成的文创产品提供给商户,商户可用来回馈顾客,空间环境合适的店铺还可定期举行咖啡渣制作手工皂等活动,为商铺引流,促进消费。”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江峰说。
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旋介绍,虽然石门二路街道是全市最“迷你”的街道,面积仅1.07平方公里,但辖区范围内精品咖啡店云集,初步摸底仅独立品牌咖啡店就有约50家。试运行期间,“集盒行动”平均每日回收牛奶盒约5.2公斤,若以平均每天回收100个计算,每个月就可回收约3000个牛奶盒。目前“集盒行动”仍在继续拓展范围,预计年底街道内参与的咖啡店数量将达约30家,回收路线也将进一步优化。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此次启动的单品类可回收物集合行动,可谓积极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新探索。通过对咖啡店、饮品店的牛奶盒开展专项回收,在单品类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上实现了创新突破,今后有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机制。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