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天气再冷,我也会来” 申城迎来初雪  抗寒筑起防线
第3版:上海新闻 2023-12-16
新民晚报读者活动日举行,读者顶着寒潮踊跃而至

“天气再冷,我也会来”

今天,天寒地冻。但是,众多读者还是从四面八方赶赴黄兴公园中心广场,参加由新民晚报主办,新民晚报读者俱乐部、张国樑工作室、晏秋秋工作室承办的新民晚报读者活动日暨金色阳光嘉年华杨浦行活动——读者们坦言:新民晚报暖人暖心,再冷,也会来!

今天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黄兴公园时,虽然北风削面,寒气逼人,但一个个身穿防寒服的读者还是行色匆匆,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公园内的中心广场赶。原定9时半的活动正式开始时间还没有到,数百名读者就排起了长队。来自杨浦区眉州路的王振康读者拎着头盔,穿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他说,为了赶上这个活动,顶风骑了15分钟电瓶车。

“我喜欢看新民晚报,也喜欢看‘晏秋秋’视频号,感觉里面写的、说的,都接地气、暖民心、解民意……”9时左右,读者金蕾一看到晏秋秋与读者互动,就利索地拿起手机拍照。是时,晏秋秋被读者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同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的还有盛卫东、程佑周等读者。“我每天都看新民晚报,睡觉前都要看,不看就睡不着”。来自上海一所高校的老师盛卫东说,他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联系时,经常会说到新民晚报上的报道。程佑周则告诉记者,他从居住在黄浦区龙门村时就开始订新民晚报了,至今已有20多年。20多年来,他不只是读报,还剪报,将新民晚报上的时事新闻、社会新闻、夜光杯等报道和文章分门别类剪订成册,对于新民晚报上刊登的“小作文”,更是一期不落剪下来给孙女看。

众多读者中,除了从杨浦区、黄浦区赶来的,还有从浦东新区、闵行区等处赶来的。来自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的徐飞明也是新民晚报的老读者,为了赶上今天的活动,他一早就出发了。来自浦东新区的程光胜读者,顶风冒寒赶过来时,还带上了泛黄的新民晚报合订本和装有新民晚报1953年订报费凭据、1958年广告费账单、1956年“读者意见征询单”等众多“宝贝”,这些“宝贝”一经亮出,就吸引了众多读者围观讨论。交谈中,有读者坦言,新民晚报延续了“好看”的传统,所以,天气再冷,也会参加新民晚报组织的活动。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