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落实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发掘历史智慧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上海新能源车免费绿牌政策续期一年 彭一小区“拆落地”改建项目今封顶 上海仙鹤园2023年冬至祭扫真情服务提示 将中国“考古声音”传递到全球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12-16
百年中国考古学致力发掘华夏文明璀璨史

将中国“考古声音”传递到全球

本报讯(记者 王蔚)“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昨天颁出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和重大研究成果奖,成为会场内外专家和文博爱好者热议的话题。尤其是由中国学者完成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和“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两个获奖成果,精彩地向世界推介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史,也将中国的“考古声音”传递到了全球。

解开都城消失之谜

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领衔开展的《琳琅满目的祭祀遗存——古蜀荣光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见证》,在9个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里名列第一。

唐飞介绍,三星堆核心区域即城址的面积约3.6平方公里,年代距今约4500年至3000年,是夏商时期古蜀国的都城,也是我国青铜文明辉煌的典型代表。经过90余年持续的考古工作与研究,迄今已在三星堆遗址内发现城墙、壕沟、大型建筑、祭祀坑、墓葬等各类遗存,以及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丝绸、陶器等珍贵文物数万件。这项研究不仅聚焦于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还着眼于祭祀坑所在的整体环境,试图构建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动态发展过程。

探寻华夏文明走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担任过10年所长职务的王巍,携“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项目,在获颁的重大研究成果奖里排在首位。

“以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确实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近年在浙江乌镇桥头上山文化晚期的遗址中,出土了表面通体涂红的陶器,把史前先民们发明陶器并施彩绘的年代向前提早了2000年。考古发现表明,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史前先民已经开始栽培稻、粟、黍等农作物。近年在河南荥阳青台和汪沟遗址都出土了距今约5300年的丝织品残片……”王巍充分论述了百年来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

王巍表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机制和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距今约4000年,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华大地文化交流的主流趋势是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夏代后期,中原王朝的实力显著加强,应当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具体体现。在对辽、金和元朝的都城、贵族墓葬的发掘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曾大量吸收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