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尤 今
这个被称为“不归路”的地方,坐落于大西洋畔的港口城市维达。
此刻,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浪头掀得老高,像一头待人而噬的猛兽,发出了惊心动魄的吼声,一声比一声强烈。那横无际涯的海面,仿佛在酝酿一个庞大而诡谲的阴谋。在16世纪到18世纪这段奴隶买卖盛行的时期,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性命被这贪得无厌的海洋吞噬了。
对于贝宁的非洲人来说,维达是一个比地狱更为恐怖的地方——许多奴隶在被贩卖出国的当儿,不堪折磨,半途病殁,尸体被抛入大海;那些活着上岸的奴隶呢,等待他们的,是无止境的奴役与鞭打,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际遇。
维达是贝宁南部的港口城市,欧洲殖民者在此贩运奴隶,每年运送出口的黑奴多达两万余人,是几内亚湾沿岸最大的奴隶出口港。拥有绵长海岸线的贝宁,又被称为“奴隶海岸”,这个称呼,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贝宁奴隶贸易的兴盛。
透过历史的卷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维达那一棵无花果树下,站满了被强行逮捕的男女黑人,他们全都上了手铐脚镣,像牲畜一样任人挑选。
前来挑选黑奴的欧洲人(包括英国人、葡萄牙人、丹麦人等),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换取黑奴。比方说,一尊大炮便可以交换16个壮男,其他交换的物品包括:子弹、镜子、陶器、炊具、雨伞等等。交易完成之后,买卖双方会以烙红的铁在奴隶身上打下终生不褪的烙印,而这个烙印,就标志了他们终生无可更易的命运。
接着,买者会把他们关在暗无天日的狭小房间里,借此让他们预先适应日后船舱底部那暗无天日的生活。每个小房间里,挤挤迫迫地住上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连风都钻不进去。如果有奴隶胆敢逃走,会被幽禁在地牢里,让他活活饿死——有时,地牢关了十多个逃亡者,守卫会等他们一一断气后,才一次过地清理尸体。那种极致的残酷,令人齿冷。至于男性黑奴被虐打、女性黑奴被强奸,更是家常便饭。有些奴隶,被贩卖出国之前,便被暴打致死;而在卫生条件极其恶劣的黑房里生活,一人染疫导致多人感染,得不到治疗而多人共赴黄泉路,更是司空见惯。如今,有关当局在他们的葬身之处建立了一个纪念碑,以哀悼这些不幸的亡魂。
让人揪心的是那棵“忘情树”——当奴隶走向大西洋畔的“不归路”之前,贩卖者会把男女奴隶送到这棵由葡萄牙人栽种的大树下,要求男奴绕着大树走上七圈,女奴呢,则必须绕树走九圈,目的是要他们忘记家乡的一切,在新的土地上开始任人奴役的牛马生涯。我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女奴要比男奴多走两圈呢?”讲解员答道:“女子心思细腻,感情丰富,记忆力比男性强。如果让她们带着残存的记忆到异乡去,恐怕她们心系故乡,不能安心工作。”啊,这树,多么像冥界里的孟婆汤啊!黑奴的一生,被大树硬生生地切割成两半。其实,我觉得,让他们带着千丝万缕的情愫诀别家乡,到了异乡,日日都是精神的凌迟。把家乡的一切忘得一干二净,反而更好!
奴隶买卖这一页悲惨的历史,是全人类都不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