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从“厕评”中看到服务短板 6月1日C919将首次境外商业飞行 老旧煤码头“变身”智能新港区 加快形成基础研究“上海学派”
第5版:上海新闻 2024-05-28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项目预计7月投运

老旧煤码头“变身”智能新港区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 上港集团 供图

1997年建成投产的罗泾码头,曾是上海港煤炭、矿石运输的主要作业区,散货的最大年吞吐量达1.1亿吨。不过,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煤炭码头亟须转型。

2022年9月,上海港罗泾港区规划修订方案获批,将百联油码头与现有煤炭码头一并调整为集装箱码头,采用最新科技,打造成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去年底,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建成完工,现已运营调试约半年时间。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这座码头采访。

进入罗泾港,只见一辆辆无人驾驶的平板车运载着集装箱平稳行驶,与采访团乘坐的大巴车“并行不悖”。平板车会车时会“礼让”,十分智能。“罗泾港采用的AIV水平运输装备,使用了最新的导航、雷达技术,可以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告诉记者,与传统采用磁钉导航的AGV运输装备相比,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让运输车有了“眼睛”,让集卡可以进入港口场区作业。而且,这项技术节约了埋设磁钉的成本,后续设备更新采购也更灵活。

经过一系列调试,港区已初步具备正式运行的条件。记者了解到,码头一期设计年吞吐量260万TEU。码头设计岸线长1432米,主营航线为内贸航线。上港集团罗东公司总经理周伟告诉记者:“截至4月底,新改造的港区已完成超过23万标准箱的调试。码头昼夜最高调试生产量超过4000标准箱,目前,码头已初步具备正式运行的条件,计划于7月正式投入运营。”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是我国首个系统化的旧码头改造项目,对旧结构的利用率达70%,剩下的30%如钢筋、混凝土等均被再次利用。整个改造过程中,没有一方废料运出,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压力降到最低。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罗泾港区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有效缓解上海港集装箱泊位能力不足的压力,补齐上海港短板的弱项,进一步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布局”,市交通委建设处副处长顾瑾告诉记者。此外,该项目深度融合了自动控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利用F5G、5G、车路协同、高精定位等尖端科技,为众多先进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战”应用场景,极大地促进了产研融合。本报记者 曹博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