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今两天,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水窠景区举办“藕遇端午 梦回大唐”端午国风汉服文化活动,点朱砂、射五毒、投壶等民俗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风雅和趣味
昨天,云间松琴非遗音乐会在松江百年古宅素园琴馆内举行,古琴和江南丝竹的曼妙音韵,为市民带来美的享受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本报记者 杨玉红 张钰芸
端午节小长假遇上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足不出“沪”体验一次“动静皆宜”的“城市微度假”,成为不少上海人轻松惬意的新选择。
徐汇区以“汇学博览 乐游乐韵”为主题,推出100余场活动,带领市民游客畅享乐韵、戏韵、古韵和雅韵的乐游假期。在黄道婆纪念馆体验沐兰汤、点雄黄;在龙华会草坪上体验“野餐计划”带来惬意的松弛感;龙美术馆“花天花地”特展、寻找中国国际图书馆的故事讲座、夜游衡复四故居(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为迎接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徐汇各个文化场馆城市空间围绕展览、乐游、市集、美育、演艺、微拍等丰富的端午活动,将传统节日打造成Z世代的潮流节、时尚节。
位于嘉定安亭镇的嘉亭荟,昨天则迎来“热辣滚烫”的消费热潮,让年轻消费者体验商业、文化、艺术、运动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消费盛宴。
衡8水塔舞台惊艳登场
即日起至6月10日的每个午后,“乐游上海享端午”衡复音乐街区主题活动都会现身衡山路8号。江南丝竹带来的秀雅精细、上音学院演奏的经典民乐、作为中国爵士乐在世界的代表——JZCLUB呈现的欢乐时尚的爵士,或独奏或合奏,在衡8水塔舞台混搭出一场“快闪慢享”音乐主题活动,呈现可聆听的“乐韵特调”。
鉴赏百款香囊、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体验戏曲化妆、打卡海派非遗相框……在衡山路8号,一场融合了国潮古韵元素的非遗市集,让年轻市民游客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
香囊、盘扣、中医药香品、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老凤祥珐琅器制作、上海剪纸、如意越剧团在非遗市集现场带来端午节多元体验,诚邀海内外游客和周围社区共度传统节日,体验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乐享生活中的非遗,非遗中的生活。
Citywalk领略都市魅力
2024乐游上海享端午徐汇主题活动还发布了四条徐汇乐游线路,分别是以音乐为特色的衡复街区“乐”读建筑之旅,以百年武康大楼与城市交集、沉浸式AR融合为特色的武安街区“武康大楼转一圈”,以徐家汇书院为原点的徐家汇源海派寻源之旅,以工业遗存为视角的百年蜕变·西岸之路,吸引了众多“Z世代”游客。
衡复音乐街区里有49处历史文物建筑,昨天,20多名市民游客参与了“音乐街区+”系列“乐”读建筑之旅首发团,在青旅导游夏怡芸的带领下从衡山路8号出发,走进国内首个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音乐博物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了解西方交响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打卡音乐城堡,“阅读”极具德国中世纪民居建筑特色。
据悉,徐汇还联合国际知名旅行品牌Gray Line(灰线),将徐汇各个街区的活动融入入境游客的游线中。
梧桐深处“打开老房子”
徐汇是海派文化发源地,科技策源、近代工业历史沉淀深厚,见证上海开埠、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腾飞以及新发展阶段的物质遗产遗存,有着大量保护传承和焕新的项目。
“打开老房子”修缮工艺体验暨《打开老房子》新书品读活动将通过建筑修缮技艺讲解、水刷石技艺现场体验,引导参与者深入了解历史建筑,参与“建筑可阅读”;《走进土山湾:探索土山湾牌楼的榫卯结构》则带领市民游客深度了解海派工艺的发源地——土山湾,感受中国数千年以来古建筑的精髓与灵魂。(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劲歌热舞释放青春活力
“一起来,舞进来!”昨天下午,随着“舞”力十足的主题曲点燃现场氛围,“嘉亭舞荟”正式启幕。旋转、摇摆、甩动……当动感音乐响起,年轻舞者开始律动,自由且热烈的舞姿赢得阵阵欢呼,把青春与活力洒向全场。一楼中庭的大阶梯上早已坐满了上百位的观众,为场上的十几支舞队鼓掌尖叫。
记者在现场看到,演出团队中既有擅长嘻哈说唱的上海魔改,也有霹雳舞上海队的少儿运动员,还有结合花式轮滑、篮球和花瓣舞的街头泡菜舞团,以及热爱舞蹈的青少年艺术团队。从霹雳舞、街舞、踢踏舞到唱跳俱佳的音乐剧、嘻哈,都能在这里欣赏到。跳到兴起,HC街舞团还与普拉那舞蹈队开始battle(对抗),孩子们毫不惧场,以热力舞姿嗨翻全场。
江南闺绣画让人惊叹
一楼中庭的“嘉亭舞荟”舞力十足,二楼连廊的文创市集则在演绎国风,让市民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身着汉服的闺蜜牵手而来,在投粽子、划龙舟的游戏区试了试身手,又被江南闺绣画吸引过去。“太美了!远看时以为是画,走近后才发现,原来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山水风景画竟是一幅绣品,让不少市民惊呼非遗之美。
“先要体悟原画的意境,再选择不同的针法和色泽来呈现出画作中浓淡的笔墨晕染开的效果。”江南闺绣画传承人范冬梅告诉记者,江南闺绣画讲究诗、文、画、印之融合,清雅高逸而非功利性。为了让这一非遗项目走近市民,这次还带来了不少文创作品,双面绣的书签、耳环,还有胸针、发簪、压襟等,都颇受欢迎。
走到药斑布的摊位,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药斑布其实就是蓝印花布,发源于安亭,然后传遍了大江南北。”柳玉成是安亭药斑布非遗传承人,她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药斑布创新作品。“药斑布的传统纹样就是植物花卉,但现在的消费者更爱简约时尚,所以我从楚国铜镜中提取山字纹、古凤纹,设计水滴纹、几何纹,还有从书法中获得的龙纹等等,已经有了40多个原创纹样,出现在了抱枕、包包、玩偶、笔记本等多种产品上。”
买一只抱枕,戴一支发簪,尝一尝嘉定当地的时令瓜果……在文创市集一路走来,沿途摊位既有传统手工艺品,也有现代设计元素,让人忍不住驻足、购买、把玩,在集市的“烟火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