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今天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6月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对毒品说“不”,首先要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毒品。对于鸦片、海洛因等第一代和第二代毒品,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了解。然而,对于伪装成“巧克力”“奶茶”等的毒品,一些人却不太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成瘾物质甚至是药物,虽然没有贴上“毒品”的标签,但具有毒品同样的危害,像伪装成能够“提高记忆力”“提高成绩”的“聪明药”,让一些家长也难以辨别。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提高青少年的防毒能力,需要把预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像虹口区学校禁毒宣传联盟成立以来,不断丰富禁毒宣传模式、提升预防教育效果。不久前,四川北路街道的禁毒社工们分别到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虹口区民办新华初级中学,通过开办知识讲座、讲解禁毒手册、展示仿真毒品等多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孩子们面对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吸毒人群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新型毒品、合成毒品正披着漂亮的“羊皮”向花季少年们走来。不久前,最高检发布的惩治涉麻精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向未成年人贩卖致幻电子烟的案件。不法分子往往会编造“偶尔吸一两次不会上瘾”等谎言误导青少年,且常常伪装在电子烟、糖果、饮料中进行售卖,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一些青少年因为禁不住诱惑,开始接触成瘾性物质,进而欲罢不能,沉迷于毒品带来的幻觉中无法自拔。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携起手来,共同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帮助他们自觉拒绝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