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新书发布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昨天下午,《岁月未蹉跎——爱夜光杯爱上海·2023》夜光杯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在上海书展中心活动区举行,这是《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第三十五场活动。
温暖的灯
作为中国报刊中历史最悠久的副刊之一,《夜光杯》是新民晚报的优秀品牌,每年上海书展,《夜光杯》都有新书亮相。发布会开场,嘉宾们妙语连珠,表达各自对新民晚报《夜光杯》的情感和祝福。
新书标题《岁月未蹉跎》取自作家叶辛刊登于《夜光杯》上的文章标题,叶辛说:“《夜光杯》版面上有很多精彩的文章,耐读耐看。”
在作家赵丽宏的心中,《夜光杯》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在《新民晚报》上亮着,在读者的心中亮着,“我们在温暖的灯光里,看到人间的真善美。”表演艺术家王汝刚是《夜光杯》的老朋友了,他说:“一杯子(《夜光杯》)就是一辈子,我们是永远的朋友。”知名媒体人李泓冰说,大历史也需要有温度的补白,一粥一饭,一颦一笑,你我他的故事都在一杯葡萄美酒的《夜光杯》当中共同分享。曹可凡从小爱读秦绿枝先生的文章,后来他在读者的身份上又增加了一个作者的身份,“感谢《夜光杯》,让我有机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读者的爱
今年3月,《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启动,同时启动的还有《夜光杯》青年写作计划。复旦、交大、华师大等上海五所重点高校参与了第一批青年写作计划,投来很多佳作。其中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张志豪,给《夜光杯》编辑部投来稿件《以古为镜: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今年,《夜光杯》编辑精选了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高点击量美文77篇成书,以对应《夜光杯》去年77岁生日。签售现场,读者早早等候在活动区,不少读者说,读《夜光杯》已经成为每天的习惯。“《夜光杯》陪伴着上海人的成长,反映着上海人的生活。”吉女士说。
刊头的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创刊于1946年5月1日,当时刊头“夜光杯”三个字是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沈尹默题写的,头花是高龙生绘的“写凉州词意”的漫画,马背上一位将军闻乐举杯,向人劝饮。据介绍,签售现场的每一本新书上,都提前盖好了《夜光杯》的刊头印章。其中一枚,就是复刻了创刊号上的《夜光杯》刊头画。
参与盖章的小志愿者张米来也在活动现场,“我很喜欢读《夜光杯》,最喜欢的是新民客户端《夜光杯》频道的‘夜读’栏目,几乎每篇都读。”张米来每年都会来《夜光杯》新书签售活动现场当志愿者。
打卡的点
《夜光杯》新书签售的活动现场,也是昨天上海书展的网红打卡点之一。排队签售的读者在中心活动区“绕场一周”,有鹤发长者,也有年轻人结伴而来。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活动,300本《夜光杯》书籍被抢购一空。一位去年参加活动的读者,今年一下子购买了5本《岁月未蹉跎》,还购买了历年的《夜光杯》文萃,他说,《夜光杯》让他看到了不同领域的见解、丰富了生活,他要分享给更多朋友。
本报记者 王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