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张女士近日伤风感冒,咳嗽得很厉害,经过治疗,感冒基本好了,可是轻微咳嗽时感到胸部很疼,这几天不咳也疼。她到医院检查拍片子,连医生都被吓了一跳,光是咳嗽就咳断了三根肋骨。经过骨密度检查,张女士被确诊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悄无声息地发生发展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简而言之,骨质疏松就是骨头变得脆弱,容易折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因钙流失,骨骼变脆、易碎,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就好像空了心的萝卜,皮和肉的水分都减少,因此轻轻触动或不碰它都会裂开;又好像树上的朽木,干枯老化、木内结构中空,轻微摇动或没有任何外来影响会自行产生裂缝或突然坠落于地。
因为骨质疏松隐蔽性很强,在发生骨折前可以没有疼痛或其他症状,然而它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人体内逐渐发展,直到发生了脊柱、髋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觉。骨质疏松不但会引起疼痛,而且容易发生骨折,如果是髋部骨折,患者可能无法行动,脊椎骨折的话,可能会全身瘫痪,非常危险,也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治疗骨松的“天坑”是仅依赖补钙
治疗骨松最“坑人”的误区是,不辨病因,一味补钙。骨质疏松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某些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补充钙质可部分改善,关键是找到病因。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盲目补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应由专科医生“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很多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都有“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的想法。补钙应该科学进补,应加用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才能达到科学补钙,防治骨质疏松,避免骨折的目的。
还有不少人误以为摄入的钙越多,吸收的就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实际上,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只需要摄取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转化为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如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软组织钙化等,这会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老年人补钙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
及时确诊治疗 营养运动并举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适度晒太阳,戒烟限酒,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及时调整饮食,注重均衡营养。同时,抽血化验及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或药物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能,要知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收获疗效。
对于确诊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应采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在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同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钙、胃肠道反应等。
杜洪泉(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