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指数信息技术研发青年团队 采访对象供图
历经二十年接续奋斗,全球首个依托我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去年8月成功上市,这是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也是我国首个服务类和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统计,2023年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居全球航运衍生品第一。根据该统计,预计2024年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将稳居全球成交量第一的位置。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采用的交易标的正是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下称SCFIS)欧洲航线。而为指数的平稳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其实是一个以年轻人为骨干的集体——航运指数信息技术研发青年团队,团队共12人,90后占七成。
为指数插上科技“翅膀”
早在2003年,上海航交所就开展了航运指数期货交易研究。二十多年来,航交所青年始终怀着推动航运指数期货上市的梦想,一代接着一代干。项目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被列为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充满挑战,上海航交所成立了以青年为骨干的攻关小组,迎难而上,从航线选择到编制方法确定,再到建立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一一啃下“硬骨头”。最终,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SCFIS作为一个“交易型”指数,区别于其他指数的重要一点就是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为实现这一点,SCFIS的数据采集模式开创性地使用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对接模式,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从编委会单位的生产系统中获取符合指数定义的数据作为指数的数据源。为实现全自动化,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数据采集”“提单核证”“指数编制”“预警处理”等四大系统。SCFIS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成交数据编制的运价指数。
为交易加上“安全锁”
航运指数期货交易,安全是底线。经过不断研究、探索与迭代,团队掌握了包括“零信任网络架构”“HTTPS双向认证”“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SCFIS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系统,相当于为航运期货指数加上一把牢固的“安全锁”。
团队还开发了数据质量管控子系统,能回收、比对和评估编委会单位的报送数据,自动识别并标记出存在的差异点,并将这些差异点回馈给相关编委会单位。这一套流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数据错误,有效控制并提高报送数据的质量,进而为SCFIS的整体安全可靠奠定坚实基础。
团队还与航交所的指数编制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构建起较为完善且符合国际规则的指数内外部治理体系。今年,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价格报告机构原则》,对SCFIS欧洲航线出具无瑕疵鉴证报告,标志着上海航交所对SCFIS的治理已达国际水平。 本报记者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