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今天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文明交通,携手共创”。这两天,申城的交警部门开展各项活动,着力提升精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旨在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出行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进一步增强公众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别是针对关键人群进行有效宣传,可以大大提高宣传效果。像徐汇交警支队前两天从“医、食、住、行”四方面入手,试点打造以快递骑手、外卖小哥等为主体的新就业群体交通安全宣传矩阵,并设置了“共享头盔”箱,供骑手、小哥有需要时取用。
来自上海市交警总队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市因非机动车或行人一方严重违法而导致的亡人交通事故中,肇事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占比近六成,其中本市户籍老年人占比近八成。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安全宣教尤为重要。近日,虹口交警支队通过讲座、演示等形式,向老年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并借助VR眼镜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老年人身临其境体验交通场景,帮助他们更好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叔叔阿姨,你的头盔呢?”“头很值钱,头盔又不贵,赶紧买一个吧!”不久前,一段申城“小交警”街头喊话,“萌”翻网友。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孩子们逐渐明白,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守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
文明交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应积极参与。通过精准宣教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安全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