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贝琦 上海市民立中学 高二(6)班
奋斗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改变世界,还是不被世界所改变?这一问题常常萦绕在我们心头。但于我而言,这并非一道选择题,同时达成二者才是奋斗的目的。
改变世界向来是推动世界发展进步的基石。这一想法促使人们不断奋斗学习,从蒸汽时代的第一声火车轰鸣,到电气时代第一盏家用电灯的星光熠熠。当代的我们能拥有这样的生活,离不开一代代为改变世界而奋斗的先人。但若失去了这样的想法,或者让这样的想法转变为对个人利益的极致追求,甚至不惜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那么,这种工具理性的精致利己主义会转而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如果不以世界发展进步为目的而奋斗努力,结果极有可能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思想之中。
然而,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的科学原理》中指出的那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我们希望改变世界、变革社会时,它们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改变世界的前提里,更重要的是不被世俗所改变。但这并非指一味地选择闭门造车,而是要审慎明辨外界的思想。当我们不加思考、一意孤行地接收外来信息之时,我们的思想就已变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一如以前一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及知识分子推崇的“全盘西化”政策,就是不加辨别妄下的论断,唯有像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从社会中汲取有用的知识。更进一步说,保持独立是改变世界的画龙点睛一笔。日本社会学家小岛秀夫曾说:“保持独立思考是极复杂的。”在教会学术垄断、文化禁锢的黑暗时代,是以马丁·路德为首的教士提出的“因信称义”成为了反抗的第一枪,他们举起火把,照亮了教会之下的阴翳。使人们没有盲目信从教会的束缚,保持独立思考。因此,独立思考,不为世界所轻易改变是极重要的。
于是,在独立思考的加持下,我们能窥得奋斗之真谛,以审慎明辨的视角洞察世界,以坚忍不拔之志努力奋斗,方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