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智慧快餐 奇石寄心天地宽 断电断网十小时 窗前梧桐 人人都想去看海 九十岁站桩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5-11

九十岁站桩

梁山

一个人多少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多少岁。

父亲过世后,我连忙把母亲接来自己身边,母亲九十岁了,除了记忆力有问题,身体还算可以。我教她站桩,是因为比较下来,这似乎是唯一合适的运动,站桩看似不动,其实是一种五脏六腑的内动,对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来说,也许可行。

两年实践下来,我庆幸这是此生最对的决定。

站桩,随时随地,无需器械,无论地方,无问天气,看上去是一种锻炼,实则是一种休息,或者说是一种“回神”。当年道家有个传奇人物陈抟老祖,一觉可以睡一百余日,不吃不喝,我们现代人都认为是夸张的传说而已,但根据我对站桩原理的体察,觉得还真是有可能的。道家的所谓休息,和我们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精气神回来了,会自行开启身体的修复工作。

站桩的特点,易学难精,但最难的还是坚持。于是就每天打卡,墙上写好,打卡站桩多少多少天,用以激励。为了鼓励母亲,我也坚持陪她站。到今日再看墙上,母亲已经打卡了754天。

我最喜欢的古书,是中华的经典《黄帝内经》。觉得它是一本人体指南,可以拿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起居。比如冬天的三个月,要早卧晚起;春天的三个月,要夜卧早起。春天早晨要披发缓形广步于庭,衣服宽松头发披散在院子里走。冬天应该吝啬小气,春天则要多发红包,多帮助别人……《黄帝内经》把生活的智慧都讲透了,我让孩子把这些篇章完全背下来。千百年来,人类的世界改天换地,唯独古人的身体和今人没啥质的区别。《黄帝内经》早把身体的规律看透了。其中《素问》篇就提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几句我读过无数遍,横想竖想,这说的不就是站桩吗?顶天立地,让精气神慢慢回来。

站桩之后,母亲很少感冒,连以前偶发的便秘也消失了,除了记忆力不行,基本没什么小毛小病。最神奇的是,那天我陪她饭后下楼散步,我开信箱拿晚报那会儿功夫,母亲恰巧一台阶踩空跌坐在地上,腿骨还磕到了,旁边在场的邻居吓坏了,我暗暗叫苦,心想这下完蛋,因为母亲在中年时就被医生判定为骨质疏松,现在92岁了,摔一跤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余生卧床了,都没法再往下想。谁知母亲坐了一会儿,揉揉腿,让我拉她站起,起来后,拍拍裤子,挽着我胳膊说,好了,走吧。哇,啥事没有!看得邻居目瞪口呆,嘴张得老大。

站桩把骨质疏松站没了,这不是那些爱看广告的老人们天天喝牛奶、吃钙片也梦寐难求的结果吗?母亲一分钱没花,站个桩就实现了目标。

母亲的观念,是不喜欢医院,除了看牙,她八十岁后就没去过医院,更不去体检。她很早就告诉我,知道结果又不能改变什么,去知道它干啥?体检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心灵打击,而心灵打击是一切疾病的核心。于是母亲开心而木知木觉地活着,混沌而模糊地活着,逍遥自在地站桩。

据有农村百岁老人过世后的解剖发现,身上都有肿瘤,但老人并不知晓,首先,他们没有症状,没有感觉,其次,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体检,什么叫肿瘤,于是到死也不知自己有什么问题。请想一想,这难道不能总结出一种生活哲学吗?很多人迷信体检,殊不知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参加一次单位免费的体检,可能是射出了一颗打向自己太阳穴的子弹。体检后就是惊讶、情绪崩溃,再然后化疗、放疗,再然后人生就拐向了另一个方向。也许没有那次体检,他还是那个活蹦乱跳的他。

心理学EMBA毕业的我,每天哄老母亲背两句话,虽然她的记忆力极差,但这两句她滚瓜烂熟。两句话是:我70岁啦!我很健康!有时我的朋友来家里玩,看见母亲必然会逗她,老太太您高寿啦?母亲总是认真地脱口而出,我70岁呀!

经过近千次的背诵,母亲开始坚定地相信,自己70岁!心理学认为,不断重复的信息可以进入潜意识,进入内心。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母亲的身体机能,好像都朝着70岁的方向发展,走路也轻盈了,更自信了。甚至有几次,她小跑着去追逐家里养的猫。这不免让我有点担心,是不是有点搞过头了。

看来那句话是对的:一个人多少岁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认为自己多少岁。

当人的内心(潜意识)认为自己老了不行了的时候,潜意识就带领身体去实现“不行了”这句话;当人的内心认为自己很年轻很健康的时候,潜意识也会带领身体去实现“年轻健康”这个目标。潜意识有着难以想象的强大自我实现功能。

所以,我奉劝各位,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行,我老了。如果这样,就是断崖式衰老的开始。如果不断对自己说,我很好,我很健康。那你还有希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