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走“状元桥” 与桂树合影 在家测血压为什么容易不准 广告
第5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5-05-17

在家测血压为什么容易不准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3亿。今天是世界高血压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张毅说,不少人在家测量血压时,总会遇到数值忽高忽低、反复测量结果差异大的情况,甚至怀疑血压计出了问题,却始终找不到原因。家庭血压测量在血压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较于医院单次测量,它更能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可究竟该如何正确测量?怎样的血压计才靠谱?测量频率又该如何把握?这些疑问困扰着许多高血压患者。

张毅介绍,2024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和《欧洲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管理指南2024》,均将诊室外血压测量,尤其是家庭血压测量,列为血压管理的重要方式。其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特别建议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再推荐水银血压计,这主要是出于对水银环境污染问题的考虑,而国外早在20多年前就已推行这一举措。

那么,家庭血压测量要测得准确,有哪些关键要点呢?

■ 精准选择测量工具

建议选用经过专业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推荐上臂式血压计。可以登录国家血压计认证专业网站http://www.stridebp.org,在上面查询到最新经过国际专业组织认证的血压计品牌和型号。此外,要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如果您的臂围较大(>32cm),应使用特殊大袖带;臂围较小(<24cm),则使用特殊小袖带,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做好测量前准备

测量血压时,安静舒适的环境必不可少。建议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至少安静休息3-5分钟。测量上臂血压时,要让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首次测量时,建议分别测量两侧上臂的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手臂为准,之后就常规测量较高一侧的手臂血压。

■ 把握测量次数与读数

准确测量完第一次血压后,要将结果记录下来,可以记在专门的记录本上,也可以使用《血压日记》,需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的读数。推荐至少连续进行2-3次血压测量,两次测量之间间隔30-60秒,并将每次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读数时,建议把第一次血压测量值舍去,取第二次测量结果作为家庭血压测量的最终值;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二次和第三次血压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 选准测量时间与频次

最佳的家庭血压测量时间是清晨服用高血压药物之前,这时要进行2-3次准确血压测量并记录下来。此外,晚上入睡前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血压测量与记录。如果出现头晕、头疼或其他高血压症状,也应及时测量血压。在初诊高血压或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调整期间,建议连续每周7天,每天早晚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血压稳定期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每周至少有1-2次清晨服药前的血压测量与记录。

■ 明确测量正常值

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35/85mmHg。一旦非同日的多次居家血压测量值(第二次的读数或者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平均值读数)超过了135/85mmHg的标准,就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很可能已经患有高血压。口服降压药物的患者,至少要将居家测量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最好能将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如果反复出现收缩压低于110mmHg的情况,可能提示降压药物过量,建议去医院就诊进行药物调整。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