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中国健身趋势调查课题组代表黎涌明介绍《2020年中国健身趋势》;
上图: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原主席W alter Thompson介绍《2020年全球健身趋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中国的健身趋势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大有门道,减脂运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即良医已成为中国健身的三大趋势。11月6日,上海体育学院联合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发布了《2020中国健身趋势》。
本年度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排名前20的中国健身趋势为减脂运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即良医、力量训练、健身饮食、广场舞、团体训练、私人训练、户外活动、步行/跑步/慢跑/自行车俱乐部、移动设备运动App、健身工作室、可穿戴设备、青少年儿童肥胖运动干预、瑜伽、自由负重训练、核心训练、自重训练、健步走、孕妇/产后班。
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2020年新入选前20的健身趋势是运动即良医(第3)、健身饮食(第5)、移动设备运动App(第11)、可穿戴设备(第13)、青少年肥胖儿童运动干预(第14)、自由负重训练(第16)和健步走(第19)。其中移动设备运动App、可穿戴设备、青少年肥胖儿童运动干预以和健步走在去年跌出前20名后重新回到了榜单。自由负重训练自从被纳入问卷调查(ACSM全球趋势调查)以来首次进入了前20。与ACSM《全球健身趋势调查》进入第14个年头相比,《中国健身趋势调查》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次调查的问卷填写者并不完全一样,但《中国健身趋势调查》的结果仍然可以反映国内相对稳定的健身趋势。
“通过三年的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健身趋势和全球健身趋势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扎根中国、放眼世界是我国健身行业发展的科学路径。”通过《中国健身趋势调查》,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肶认为,未来中国全民健身的发展既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健身和健康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土的健身行业和健康体系建设。
除了发布《中国健身趋势调查》外,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原主席Walter Thompson和众多专家也解读了其与《2020年全球健身趋势》的差异之处。抛开调查误差,单从双方对比来看,在国内趋势中排名第一的减脂运动在全球趋势中仅排第19位,而全球趋势中排名第一的可穿戴设备在国内趋势中同样排名并不初众,仅列第13位。其他诸如全球趋势热词“高强度间歇训练”“老年人健身”等均未进入国内趋势的前20,健身饮食、健步走、广场舞等趋势也成为国内趋势调查中出现的特有词汇。
有准确识变,才能科学应变,乃至主动求变。掌握健身发展的趋势,既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科学施策,也有助于市场更好地进行产业发展选择。“从今年的调查趋势来看,减脂、青少年、运动即良医等排名靠前,充分体现出目前国内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科学健身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看来,《中国健身趋势调查》同样表现出国内全民健身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全球趋势和国内趋势的对比,对未来上海市体育局针对性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在今年趋势调查的基础上,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一些地区性调查,突出国内体育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异,帮助各省市的体育职能部门在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上更有的放矢。”从初衷出发,《中国健身趋势调查》也将在未来为国内健身、健康领域提供更多的资料参考,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