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突出“新科技”不忘“老字号”
第A16版:体育生活 2019-11-11
第二届进博会体育类展示亮点满满

突出“新科技”不忘“老字号”

章丽倩

在第二届进博会召开的日子里,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可能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相关消息给“屠屏”了。那么,进博会上有没有与体育相关的亮点呢?有,当然有。今天就来瞧一瞧吧。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乒乓球机器人准备跨界 智慧农业健康医疗行业

FORPHEUS,继承着始于2013年的“全球首台乒乓球教练机器人”的优良基因,这回它又在进博会上出了一番风头。

没错,就是“又”——在去年的首届进博会上,FORPHEUS就以其醒目的体积、灵巧的身手成为了展会上的人气选手。

作为带着这台机器人进驻展会的现场负责人,欧姆龙技术总部研发中心的八濑哲志介绍说,虽然FORPHEUS的名字一直没变,但这次来到上海的其实已经是第五代版本。

与去年亮相进博会的那台相比,最新版FORPHEUS对乒乓球速度和旋转的测定,已经从过去的每秒钟80次,进化到每秒220次,位置误差更是缩小到了5毫米以内。另外,它的球网也是特制的——是一个既能实现球网功能,同时还能实时显示体验者球速和旋转的屏幕。

在接发球技能上,除了之前已掌握的推挡和平抽,这回它还新增了削球、拉球和扣球的技能。

能有此进步,当然是托福于科技的力量——它所用到的摄像头、传感器、人工智能与机械臂等都代表了当今世界的领先水平。

不过,从2013年问世至今,FORPHEUS发展到了第五代,但它乒乓球实力的提升似乎并没有像它的机器人同袍AlphaGo(棋类项目)那般风骚独领。对此,八濑哲志也在现场向记者认认真真地说明了一番,精简一下他的意思,大致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FORPHEUS肩负着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明线当然是乒乓球教学,如今它已可根据对手的球技特点与对方打配合,实现多回合较量。“虽然它还达不到像奥运选手那样的水平,但已经可以去当孩子们的教练和陪打了。而且我相信,未来更进化版本的FORPHEUS,它也有可能被运用到专业运动员的教学中。”八濑哲志说。

说到暗线,那就更显得光荣而远大了。八濑哲志介绍说,FORPHEUS是该公司在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及其他多项核心技术上的集大成者,乒乓球机器人的这种设定既便于普通人理解、接受,同时也能把多领域的高精技术和谐地融于一体。但最终,作为一个实验体,从FORPHEUS身上得到的经验与数据,它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喜欢乒乓球的人,更会跨领域地进入到如智慧农业、健康医疗等行业中去。

VR继续大热 冰雪运动很“官配”

进博会上展区众多,不过,但凡是与科技沾边的展台,那极大概率都会见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身影。

科技感的购物方式如何实现?VR;家居场景的模拟如何更有代入感?VR。有一说一,在进博会现场与VR牵手“联姻”的众多搭配组合中,体育尤其是体育中的冰雪运动,还真就有些领衔笑傲的气场。

“在坡道上体验冬季运动,例如越野滑雪、高山滑雪、滑雪板和雪橇运动……”这是科技生活展区内一款VR头显产品的介绍词。其实,就是让体验者戴上VR头部装备,坐到特制的动感座椅中,感受4D滑雪。虽然很难消耗掉多少卡路里,但视觉模拟搭配动感座椅身临其境的效果还是很惊人的。

“明知道是假的,身体还是忍不住会(根据场景)去做出反应。我就被惊得叫了出来。”赶了个进博会早场的体验者傅嘉说道。

比起动感座椅上的“被动运动”,还有些VR与冰雪运动的牵手,则能让体验者真的出一身微汗。在本届进博会的室外场地上,冰雪体验区颇有几分存在感。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它是该体验区里的大红人和最佳代言人,跟着各种印有“冰墩墩”形象标志的指引,就能进入到观众互动体验区。

一个VR头盔,一对无线手柄,一台大显示屏,一套后台设备,基本这就齐备了。在这片体验区里,观众可以选择“普通级”和“进阶级”两种难度的虚拟滑雪。“普通级”是让你双脚踩在平地上,而“进阶级”则是让你站在一个固定踏板上,由于内置场景中的地形起伏更大,所以还得在上身扣上安全护带,以防体验者因视觉混淆而从踏板上跌落。

根据记者的现场观察,这安全护带并非多此一举,大部分挑战“进阶级”的体验者还真就用到它了。

除了与VR相关的体验外,观众们还可以在这片冰雪外场尝试到旱地冰壶的玩法,又或者可以到合影场地上去与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尽情自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场馆体量惊人,记者在首日探访中虽只来得及浮光掠影地“扫场”,但还是发现了一些上海体育人的“身影”。比如,有体育运动品牌将帆船作为了自己展台的主题,而在现场帆船模型上,俨然就放着上海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的帆船入门教学漫画《跟奥运冠军学帆船》。

非遗龙舞 迎客八方

《非遗暨中华老字号展》,这是第二届进博会新增的展示项目。其中,上海展区以“遇见上海”为主题,37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在此汇聚,每个舞台展演时刻,都会吸引到不少观众驻足体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舞(浦东绕龙灯)”此番就受邀在“四叶草”的中央广场进行了两轮表演,为观众呈现了《竞技龙舞》、《手狮龙舞》两套音乐舞蹈节目。

说起这两套节目,可是颇具中国舞龙的代表性。《竞技龙舞》是由三林舞龙队创编、制作的国际舞龙竞赛规定推广套路,而《手狮龙舞》则是该舞龙队将国家级非遗“马桥手狮舞”、“浦东绕龙灯”有机融合而成的民间舞蹈。

舞龙,亦称舞龙灯,根据现有记载,它是从民间祭祀求雨仪式中脱离出来,进而逐渐成型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形式。作为一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与舞龙运动其实也有着不小的渊源。古时,上海的舞龙有草龙、彩龙、白龙、黄龙、乌龙等之分,作为表演环节的舞龙,它一般会在元霄节、春节或其他喜庆节日进行。从2000年起,上海的三林舞龙队走访德国、法国等国家,为申博出力,并多次获得国际比赛金牌。2004年,三林镇被命名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

这次登上进博会展演舞台的表演者,除了三林舞龙队外,其实还有30多个来自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这正是多年来舞龙运动积极探索校园推广之路的成果体现。“这所学校是市龙狮协会的会员单位,这批孩子都在17岁左右,已经跟着协会派去的老师学习了一两年。这次能登上进博会的舞台,是对他们很好的肯定和鼓励。”市龙狮协会的赵文强介绍道。

群众体育各有特色,有些项目拥有浓厚的参与基础,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及各类拳操等,而像舞龙舞狮这些民俗项目,由于当代大众对它们难有上手体验的机会,了解相对较浅,所以推广过程中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吸引大家看过来”。“每年我们都会在市里做推广活动,派发免费的项目介绍小手册,为大家进行现场表演,还有做一些适合大家摆拍的设置,比如架子龙、背景板等。也是希望让大家对舞龙项目首先产生兴趣,并通过朋友圈转发等形式来帮我们做进一步的推广。”赵文强表示,这次舞龙能走入进博会登台展演,就是一次很不错的展示和推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