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据悉,近来足球管理层很烧脑,围绕着亚足联可能进行的改变寻求对策。亚足联新一轮的改革方案有可能将目前的联赛“3+1”改为“6上4”,也就是将原来的上场3外援加1亚外,改为注册6外援上场4外援,这一变动,对于亚洲的足球联赛,影响可非同小可。
如果说过去还用所谓的“亚外”来充脸面,现在便直截了当地把半壁江山搬过来了。上场11名球员,有近一半的球员来自外援,你觉得比赛的质量会如何?可见,提高亚洲足球联赛的水平和关注度,亚足联可谓呕心沥血。
最近传来的消息,中国足协也坐不住了,在就之前上场外援名额和亚足联的新方案之间寻求解决办法,是依旧法,还是按新规?有消息称,中国足协也有可能跟上亚足联的步伐。
相信肯定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比如,中超联赛是中国人的联赛,上那么多的外国人,岂不是买了鞭炮让人家来放?又比如,中国球员本来能力弱,那么多外国人来抢了位置,中国球员更得不到锻炼机会,国家队还怎么提高?还有人说,如今的孩子本来踢足球的不多,如果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更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踢球了。
这几天连着看了几场比赛,成耀东带的U 19接连打了三场,两个2比0胜了缅甸和新加坡,昨天1比4败给了韩国队。但我看来,输给韩国队的这场比赛,却是三场中踢得最好的。
这场比赛在大部分时间里,还能对韩国队保持着压力,陶强龙的那粒球是本场比赛进的四个球中最漂亮的。除此之外,中国队还有几次得分的机会。被韩国队超出比分的那三个球,都是在比赛下半时后半部分,球员体能下降,像攻防失节奏,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比赛经验不足所致。在1比1甚至更多的时间里,他们踢得要比胜缅甸和新加坡时要好得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批年轻的球员平时缺少有质量的比赛的锻炼,虽然三场比赛一场比一场打得好,但是最终还是输在了平时训练和比赛的不足上。
又看了一场U 22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中国队2比1胜,并且场上还占有优势。别忘了中国队近年来对泰国队踢得一直不是很顺利,既赢球又保持场上优势的比赛,数起来还真的不算多。是郝伟特别有能耐吗?不能否认主教练的组织和指挥能力,但我认为更应该强调的是,这批U22球员相当多的都在中超打上了主力。试问,泰国联赛水平比得上中超吗?在什么样的舞台唱戏,便出什么样的角儿。正是有了中超这样在亚洲无论哪方面都名列前茅的高水平竞技场,才能使球员获得更多的锻练和提高,就像球员留洋海外比在国内进步更快一样。尽管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有许多不足,但是职业联赛还是能够给他们的成长多少补充一点。
当然还有一点更重要:职业联赛为投资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个灿烂的足球舞台,让人们欣赏到更多足球的艺术和带来更多欢乐。有谁愿意花钱投资和观看缺少明星球员的低水平足球比赛?因此,对于有可能执行的4+2中超新规,我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