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
天津天海到底能不能通过准入审查,继续参加中超联赛?北京人和会不会因为准入资格不达标,失去中甲资格?负债累累,资本撤离的辽宁宏运还能起死回生吗?早已经递交了申请材料,并接受了审核的几家中乙俱乐部,它们命运如何?这些俱乐部的命运至今悬而未决,起因都是钱。中国足球经历长达十年的烧钱大战之后,钱荒已经到来。要在短期内打破这个僵局,解决这些俱乐部的燃眉之急,当然是需要足够的钱。
比如,天津天海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三亿元的专用资金。如果新的投资方万通能够将这笔钱一次性汇入俱乐部账户,那么中国足协也愿意放生天海。可是,人家万通会觉得一次性付款风险太大,毕竟现在还不具备收购天海的资格。于是,天海的准入就遇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了。
北京人和的准入风险也是因为缺钱。因为投资人战略上的调整,不再承诺对这家刚刚降入甲级的球队提供足够的资金,这让已经被俱乐部退出潮折腾得不轻的中国足协精神高度紧张。即便北京人和不愿意主动解散,未来也不排除会因为达不到准入资格,而被中国足协强行剥夺中甲资格的可能。
辽宁宏运负债累累,而且原来的投资人已经明确无力继续经营俱乐部。只是,因辽宁足协全力担保,球队还未官宣解散。中国足协现在对职业俱乐部的准入底线是,要么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要么有地方足协担保。辽足虽然有辽宁足协担保,但是钱哪从里来还是没着落,钱荒的警报不解除,生死仍不好说。
几家递交了申请材料希望增补进中甲的中乙俱乐部,当然暂时都不缺钱,甚至有的很有钱。比如,昆山FC去年投入过亿元,俨然中乙的恒大。苏州东吴如果能够增补进中甲,苏州市也会在财力上有很大的支持。但是因为前述中超和中甲的俱乐部准入资格未定,这些等着晋级的中乙俱乐部再有钱,也只能干着急。甚至有一种可能,如果联赛只能在下半年开始,那么中国足协会缩减中甲联赛的参赛球队数量。也就是说,到时候有多少中甲获得准入资格,只要凑一个双数,联赛就以此规模进行,中国足协将暂停中乙球队的增补计划。
这一波俱乐部遭遇的钱荒,起因当然是缺钱。但正所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中国足球钱荒已到,要真正打破这个僵局,只有一条路:彻底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