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讲“义气”的“铁面教官” 文章千古  丰碑永存
第A08版:人物 2020-10-28

文章千古 丰碑永存

龚哲汇

高丰文曾创办足校深耕青训

率领国足参加汉城奥运会

高丰文带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主场战胜了伊朗队

昨天,原国脚、国足原主帅高丰文逝世,享年81岁。高丰文曾率领国足打入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也是中国唯一的一次通过预选赛进入奥运赛正赛。

本报记者 龚哲汇

高丰文1939年出生于辽宁开源,18岁入选辽宁足球队,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足球队,1960年选入国家队,和戚务生共同镇守中场,并长期担任队长。高丰文踢球敢抢敢拼,原国家队主帅年维泗也常以高丰文为榜样教育年轻运动员:“你们看人家高丰文,那才是踢足球的样儿,不敢玩命的人是踢不好球的。”

“5·19”后世少赛进八强

1973年,高丰文挂靴退役。退役后的高丰文很快走上教练岗位,1974年他赴民主也门援外,1977年赴布隆迪任教两年。直到1979年,高丰文重回中国足坛,开始执教国青队。

1982年,高丰文带领国青队在亚青赛上夺得亚军,同时也获得了参加1983年世青赛的资格,这是中国足球第一次真正进入国际大赛舞台。1983年6月9日,高丰文率队在世青赛上3比0战胜奥地利,这是新中国各级国家队参加世界级大赛的首场胜利。

1984年,高丰文组建并执教中国少年队,一年后就率国少打进首届U16世少赛八强,此时中国足球正处“5·19事件”后的低谷,世少赛前八名的成绩,多少给人以安慰。那一年年底,高丰文正式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

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第一人

高丰文走马上任后,首要目标就是汉城奥运会外围赛。1987年10月26日,外围赛最后一轮,在东京国立竞技场面对“打平即可出线”的日本队,凭借柳海光和唐尧东的进球,国足2比0战胜日本。中国队第一次打进奥运会正赛,高丰文也成为带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第一人。

据上海市足协主席柳海光回忆,在对阵日本队前一天适应场地训练时天降暴雨,“下这种大雨,完全是伸手不见五指。”冒着各种风险,高丰文还是一声令下,让球员们直奔球场开始训练。而在平时训练中,高丰文常以《孙子兵法》中“声东击西”训练弟子,佯攻右路,实际上以左路进攻为主。

然而在汉城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队没能续写神话,小组赛三战一球未进,1平2负惨遭淘汰。这让志向远大的高丰文难以释怀:“打进了奥运会决赛圈的大门,却敲不开奥运会的球门,经验、技战术和体力成了我们最大的障碍。”奥运会之后,高丰文率队征战第九届亚洲杯,在半决赛不敌韩国队,最终收获赛事第四名,当时在韩国队中还有崔康熙、金奉吉等日后来到中国执教的教练。

黑色三分钟 只差一步到罗马

在奥运会之后,高丰文继而向意大利世界杯发起冲击。1989年世预赛,中国队势如破竹,淘汰了伊朗、泰国和孟加拉队,以第一名战绩跻身在新加坡举行的六强赛。

那年10月,六强赛首战,中国队战胜沙特阿拉伯队;次战阿联酋队,中国队在先入一球的情况下,在最后三分钟被对手连入两球反超;随后面对韩国和朝鲜,中国队取得1负1胜。然而在最后一轮面对卡塔尔,在比赛最后三分钟,国足被卡塔尔两度破门完成逆转,将中国队和高丰文挡在了世界杯决赛圈之外,这一次的“黑色三分钟”成为中国足球挥之不去的伤痛。

高丰文也曾透露:“经历‘黑色三分钟’后,我曾收到过夹有刀片、小绳的信,我知道来信者的寓意。”亚运折戟成春晚相声段子

1990年10月1日,亚运会男足1/4决赛上中国0比1不敌泰国让高丰文未能兑现“亚运夺冠”的目标。赛后,高丰文卸任,国足“高丰文时代”自此落幕。在陈熙荣短暂带队后,德国人克劳斯·施拉普纳上任,这也标志着国足“洋帅潮”的兴起。

1988年闯入奥运会后,高丰文受邀携麾下弟子出席春晚,通过录像的形式向全国观众拜年。但在1991年春晚,世预赛、亚运会失利,高丰文和中国足球却成了冯巩、牛群相声《亚运之最》的段子。尤其是牛群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那脚最臭”,更是引得哄堂大笑。摄像机特意找到高丰文,主教练尴尬地笑笑,令人看得心疼。

“与其叹息忧虑,不如脚踏实地”

担任教练期间,柳海光、贾秀全等人便是高丰文的得意门生。柳海光一直把高丰文当作人生的导师,“对我来说,他是老师,也像父亲。”贾秀全提起高丰文也充满尊重,“徐根宝和高丰文,这是我最佩服的两位中国足坛教练。”在离开国家队后,高丰文并没有离开热爱的足球。

1995年,高丰文谢绝了包括万达20万天价年薪的邀请,前往沈阳创办“高丰文足球学校”,在1995年至2009年,足校运营的14年间,先后培养了陈涛、杜震宇、王栋、胡人天等国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光停留在对中国足球悲观叹息、忧虑,还不如脚踏实地干点什么。”高丰文说道,“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讲,讲实在话,我也不是升官的年龄。发财,也不想走这条路。平淡是真,在平常的岗位上能够做点具体事情,就说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点事情,这个对于我们来讲是最大的安慰。”

足校建校第一年,高丰文去鞍山挑选足球苗子。陈涛第一个被他相中。因为陈涛家境困难,爱才的高丰文只收了他三年总共8000元的学费。要知道那时高丰文足球学校统一的收费标准是15000元/年。

在高丰文手底下练了五年后,陈涛等来了第一次被挑选的机会。来自甲B的江苏舜天俱乐部一口气从高丰文足球学校选走了16个人,但是被公认为最具天赋的陈涛却没有被挑中,原因是没有得到高丰文的举荐。当晚,感到委屈的陈涛找到高丰文,教练的一句话瞬间解开了他的心结,“甲B不是你的出路,等下一次有好的俱乐部来了,我第一个推荐你!”

两年之后,陈涛被甲A球队沈阳金德俱乐部选中。这一次,高丰文非但没有阻拦,甚至还在费用上大开绿灯——沈阳金德只用了五万块钱,就将足校的“首席弟子”招入麾下,而七年时间里他给陈涛免的学费都达10万之多,这笔交易一度被视为“白送”。因为学校总做“赔本买卖”,高丰文想让儿子高翔来,儿子都不愿意,“我儿子说要我来,一个要经济效率,一个要社会效益,我爸就管训练,其他别管,被我骂‘你给我滚蛋’。”

创办第一家民营足球学校,高丰文打破了国家专门培养的先例,但对于他这样的“个体户”,十多年的历史中,仅有张吉龙前来拜访过。随后足校因为经营困难,球场被规划改造成了凉亭长廊、鱼池花坛,并准备转型为老年公寓,后因为手续卡壳最后不了了之。

2009年,高丰文和王秀文送走了最后十几个孩子,转身锁上了被誉为“中国足球希望工程”“中国足球黄埔军校”的大门。高丰文用14年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就想这儿是事业的一个全部,或者说是一个终结在这里,争取在这儿画句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