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一平
“5·19以后,国家队当时留了五个人下来,我是其中一个,后来补上了高丰文指导以前执教的国青的一部分队员,基本就组成了后面我们打奥运会的队伍。”作为队伍里的五名老将之一,秦国荣对这个性格直爽、带有浓烈“北方汉子”风格的主教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高丰文麾下三年,秦国荣印象最深的就是,训练时高丰文的“硬朗”以及场下和爱将们相处时的“柔情”。“高指导一开始训练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铁面无私,说跑十圈就是十圈,今天要完成什么指标但不完成肯定是不能吃饭的。”虽然训练时完全“没得商量”,但到了场下,高指导又能和队员们打成一片,看到喜欢的球员也立马能转化成和蔼可亲的笑脸。
私底下,国足队员们都得称他是“最有义气”的教练,只要训练好,高丰文但凡答应的事情那是绝对不会食言,队员们找他帮忙,高丰文大多数情况也会义不容辞。“义气”让高丰文和队员们的关系比起普通的师徒关系更近一步,这也是他的队伍能在比赛中发挥百分之百实力,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实力的根本原因。
由于队伍班底大多来自高丰文一手带起的国青队,当时国家队的平均年龄相对来说年轻不少,敢于起用年轻人也是高丰文鲜明的特点之一。秦国荣回忆,作为队伍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队员,高丰文为他定下了任务:以老带新,尽快帮助年轻人成长起来。“当时高指导的眼光是比较长远的,希望能培养一批能担起国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重任的年轻队员。”
高丰文作为秦国荣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任国家队的教练,带给了他深远的影响,但作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第一人,高丰文的努力和成果也激励了更多年轻的队员。在联系秦指导的同时,电话那头恰逢李晓、朱有宏、林强等几名老朋友正在聚会,而高丰文指导同样成为了当天聚会中大家聊起最多的人。
在高丰文执教国家队时,李晓作为更年轻的一批队员,正在国家二队集训。当时国家队和国家二队同住一栋大厦,也让李晓有了多次直接接触高丰文的机会。当年,高丰文率队打进汉城奥运会,对于所有中国的足球人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对李晓本人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高丰文的冲出亚洲再次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希望。
“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高指导能继续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