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第三方背后的漏洞 限薪令为何不影响特谢拉 最闪亮的那颗流星 换个角度看限投与限薪 想入非非
第A02版:专栏 2020-12-16

第三方背后的漏洞

姬宇阳

姬宇阳

中国足球要限薪了,但所有条款中却有一个第三方条款。意思是说,球员签订合同都需要到中国足协备案;而如果与第三方签订合同,没有利益关系的话,比如说有一家公司愿意签订肖像权,足协是同意的,经中国足协确定,这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界定第三方到底和俱乐部有没有利益关系?如何判定这个肖像权收入到底是不是在合理范围内?

圈内都知道,目前存在的阴阳合同其名义往往就是肖像权合同。因为所谓代言费弹性很大。找家看似不相关的公司,以肖像权合同给内援或者外援补足年薪差价。操作难度没那么大吧。

要么把涉及到肖像权代言费的所有合同进行公开公示?但问题咱中国法律又没规定所有明星名人的肖像权代言合同必须要公示。

目前看,本次限薪不攻自破的口子和最大漏洞就在这里。

如何把球员合理的代言合同和阴阳合同区别开来?各位也可以提提建议,出出主意。

我觉得办法也有一个,给每个球员每年的代言收入能申报的税后的上限确定一个数字,比如就是100万人民币(高点也行啊)。外援给他增加到税后100万美金吧。

数字标准可以每年浮动。考虑到如果中国队打进世界杯了,球员作为广告资源可能会比较受欢迎。假如中国队打进了世界杯,那么这个代言费标准可以适当大幅提升。

目前,找球员做广告的其实并不多。你看看过去这一年除了武磊之外,有多少中国本土球员能接着广告的?

另外一个这个肖像权代言广告金额可以不公示,但代言项目本身,总可以公示吧?你总要大家能看到这个球员的确帮他们做了代言了吧。

如果这些最起码的表面文章俱乐部和足协都觉得麻烦的话。那只能说在中国足球圈里,钻政策的漏洞,太没有难度了。

既然如此,定这样的政策,进行所谓的限薪,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