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刷屏的5岁跳水小女孩身后,有她们鼓励前行 《金牌体育课》交出“上海答卷”
第A14版:青少年体育 2021-01-11
体育课该如何上?

《金牌体育课》交出“上海答卷”

李一平

《金牌体育课》正式发布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中考体育考试100分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体教融合深度发展……在去年,体育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词汇,体育的分值和影响力不仅进一步扩大,怎样上体育课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主办的《金牌体育课》上线仪式暨体荟魔都“以体育人”圆桌会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立足以体育智、以体育礼,发挥体育教育功能,12节别开生面的《金牌体育课》交上了一份属于上海的“体育课答卷”。据悉,《金牌体育课》将于1月23日正式在上海教育频道及“上海体育”微信号等媒体平台上线。

活动现场,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久事体育总经理姚冷,《金牌体育课》体育老师代表、奥运冠军王励勤等共同按下打板器,宣布节目正式开播。

据了解,《金牌体育课》历时一年精心筹备、策划、制作,特邀王励勤、诸韵颖、王仪涵、庞佳颖、眭禄、汤露、孙吉、罗汉琛等著名运动员担任节目嘉宾,出任“金牌体育老师”;教授项目涵盖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跳绳、基础体能等,为上海青少年送上12集趣味十足、可学可玩、寓教于乐的体教节目。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孙向彤介绍,课程每集内容设置体育精神、项目文化、技术解析、高手过招等板块,通过运动技能教学、项目文化讲解、学生挑战游戏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体育项目文化及技能,号召更多的青少年健康动起来。“同时,我们也力争让金牌体育课成为上海荧屏乃至中国电视界最具含金量的体育教育品牌栏目。”

所谓体育强则国强,少年强则体育强。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后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体育课正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使命。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当中享受乐趣,增强体制,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则是体育课最为核心的作用。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则将打造《金牌体育课》看作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12节体育课,能向青少年普及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又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背后的所蕴含的一种精神、文化,同时近距离地感受到我们冠军的风采。”

在《金牌体育课》上线仪式举行的同时,体荟魔都“以体育人”圆桌会邀请了学校校长、体育老师、家长,以及体育培训机构、体教领域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共聚一堂,畅谈通过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做法与想法。

在上海金洲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可选范围丰富,既有集体性的武术、篮球、啦啦操,也有马术这样和动物打交道的课程,还有桥牌、棒垒球等较为小众的课程,覆盖了近20个体育项目,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市东中学校长沈洪则是围绕学会、勤练、常赛三个关键词,在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教育中,不断丰富拓展课内、课外的体育活动资源。“我们号召,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可以早上7点提前来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受到了学生的良好反映。”据了解,几乎100%的学生参与了市东中学早晨的课外锻炼,而学校的体育课则正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源头。

在八位圆桌论坛嘉宾看来,《金牌体育课》以全媒体视野传播青少年体育的价值和意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仅展示体育技能、竞技本领,更着力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更好地发扬体育育人的功能,在学校体育课程之外,成为了一种体育教育的良好补充,让体育成为青少年最好的老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