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
目前有不少好球员或以自由身进入市场,譬如吴曦、李昂、吉翔等,还有外援阿奇姆彭、瓦卡索、艾哈迈多夫等。
按理,这是球队少花钱补强阵容的好机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各球队并没见动静。至少,申花这边没动声色。
什么原因?
原有的阵容基本确定了,再来几个,虽不要转会费,但不菲的工资还是要付的。这要付的,就是预算外的。
绿地这些年对申花的投入是稳定的。但是,现如今的情况,申花的预算并不宽松。如预算内的落实不了,预算外的就无从谈起。现在,申花不是想着1元掰成两半用,而是想着1元变成10元用。
●
流入市场的还有不少好苗子。不要转会费,工资也不高,引进一些,练个二三年,成才了,自己不用,可以卖个好价钱。这也是球队的造血功能之一。
当年,申花买进年少的吴曦、王大雷等,所费一两百万;此后他们成才成名,卖出去是几千万。很暴利。
道理很对。但是,其一,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球员市场火爆,普通一球员就是大几百万,优秀的球员更是大几千万,现在很不一样;其二,苗子来了,没球踢,一两年后就可能废了,废材卖给谁?
●
说这两个例子,像是在说生意经。是的,职业足球就是做生意。如果我们的球队、我们的联赛,什么时候真正把足球当一门生意做,就入轨了,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