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普陀这个新兴职业成为“守护者” 社会基地年检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A15版:青少年体育 2021-03-08
社区健身苑点设施损坏怎么办?

普陀这个新兴职业成为“守护者”

丁荣

本报记者 丁荣

截至2020年11月底,上海共有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072个,这是“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中最接近市民的运动场景。但由于使用频率高、数量多,又属于户外安置设施,市民益智健身苑点的维护工作一直是困扰体育部门的一道难题。然而在普陀区,一项“新职业”的诞生让社区健身苑点有了专属的“守护者”,实现了365天保障市民社区健身的安全。

清晨,骑上单车,王家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身份是普陀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工作内容是每天巡检普陀区的40余个社区健身苑点。每来到一个苑点,王家迪的工作是通过耳听+眼看,检查苑点内的体育设施器材有无损坏,是否有异响等故障,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通过一款叫“约健”的小程序进行在线报修。

在以往,协助维护市民健身苑点的责任一般由各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承担,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数由年长的体育爱好者兼任,覆盖面有限且到岗率也较难约束,加上居委会对体育设施的维修工作需要层层上报,经常会发生体育设施维修一拖再拖的情况。对此,普陀区体育局通过将这项工作职业化的方式,在保障区域市民健身苑点正常使用的基础上,也给予喜爱体育的市民一份新的职业选择。

事实上,除了王家迪这类“专职体育设施巡检维护员”外,在“约健”的号召下,还有更多小区居民主动加入了社区巡检员的队伍,成为了兼职的“守护者”。

家住普陀区石泉街道的黄泓杰先生就是一位兼职的巡检员。目前,黄先生主要负责石泉街道范围内的58个小区的体育设施巡检维护工作。和专职的巡检员一样,黄先生只需要通过相关小程序完成打卡和维修信息的上传即可。

不再是通过电话、文件逐级上报来报修,而是创造了专职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打造了小程序在线报修,小区健身苑点“守护者”背后体现着“智联普陀”的城市治理概念。

近年来,普陀区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已陆续布局了一系列项目及平台:智慧酒店、智慧教室、智慧门禁、路面井盖检测遗失报警,包括创新推出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都是普陀区向数字化城市转型的一部分。

普陀区体育局局长顾薇玲表示,经过为期两年的探索与尝试,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巡检维护员已深入普陀区各小区打通“堵点”,高质量完成了辖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巡检与维护,极大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保障的质量与效益。下一步,普陀区体育局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探索工作,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能级与成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