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我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欧洲杯是棵摇钱树 不屈的东欧魂 黑科技打破了点球的平衡
第A09版:欧洲杯 2021-06-30

不屈的东欧魂

似乎从现代足球发源的那一天起,东欧与西欧足球就走着两条不一样的路。

这里的东西欧分野,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东西欧,尤其是在战后的区隔更加明显,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与资本主义阵营的西欧。在靠近大西洋的一侧,尤其是在欧洲大陆上,国与国之间的足球发展与交流更加密切。德国、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的联赛里,很早就有来自其他国家的顶级外援。但在欧亚大陆更靠中间的部分,东欧各国在足球方面似乎更像是“输出国”而非“输入国”,甚至在近半个世纪里,也少有足球文化的输出,更多仅仅是将顶级球星输送给西欧的顶级联赛。

对于东欧诸国来说,他们从来不像西欧那样拥有全球瞩目的五大联赛,或是外援巨星云集的豪门。然而,东欧却也从来不缺少技术出色和充满战斗精神的一代球星。

从更早的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众星,到苏联和南斯拉夫众星雅辛、布洛欣、苏克、斯托伊科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再到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至今的内德维德、舍甫琴科与阿尔沙文,每一个时期的世界足坛总是少不了东欧球星。但同时,哪怕是更广义的东欧球队在世界足坛的地位,都永远是陪衬红花的绿叶。

南斯拉夫是欧洲杯历史上唯一因为政治原因被逐出赛事的球队,苏联则是在世界杯赛场上屡遭争议,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上,马拉多纳在裁判眼前再一次上演上帝之手,将苏联人生死战上的进球拒之门外。更不论匈牙利在所谓的“伯尔尼奇迹”中成为了牺牲品,如日中天的普斯卡什就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地输给了当时的联邦德国队。

现代足球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较量,文化、历史、政治都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闯进欧洲杯淘汰赛的东欧球队数量比例越来越小——这还是匈牙利和希腊这些都算作东欧球队的情况下。同样的,处于欧洲版图最东边的土耳其,连续20年申办欧洲杯失败,无疑成为了又一明证。

所幸的是,足球依旧是一个可以用球场上表现说话的运动。克罗地亚、匈牙利在本届杯赛上热血的表现,依旧证明了东欧球队理应在世界足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