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
我需要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球星。贾秀全这样说。
奥预赛附加赛,主场战韩国,王霜梅开二度,把中国女足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艰险出线。
●
战赞比亚,王霜大四喜,脸无喜色。怎么喜?大四喜成了一块遮羞布。
赞比亚国际足联排名第104位,踢得很业余。没想到,排名第15的中国女足居然被赞比亚带乱了节奏,踢得同样业余,被进了四球,还有一张红牌。王霜想哭的心都有,哪来的喜?
●
中国女足奥运名单公布,众人惊讶,大为质疑。贾秀全说,这22人是最合适的。
最合适吗?奥预赛首发11人,4人落选(马君、娄佳惠、唐佳丽、姚伟),1人重伤(吴海燕)。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贾秀全老资格了,怎么不知道?再说,你贾秀全执教中国女足三年,怎么临阵才找到“最合适”的。那些“不是最合适”的,不也是你选的?!
●
战巴西,上半场第32分钟,换下没有受伤的王焱。战赞比亚,上半场第33分钟,换下没有受伤的杨曼。
半场不到换将,难得一见。连续两场如此,更是少见。
大名单自我否定。两次首发自我否定。什么情况?什么心理?
●
说中国女足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还说中国女足的过程与场面会很难看,开的是马前炮。如此而言,依据就是贾秀全的“用兵之乱”。乱不胜弱。足球定律之一。
●
两场赛后,贾秀全都说“我负责,与队员没关系”。
球员足够努力,没什么好抱怨的。她们付出很多,理应得到更好的成绩和更多的尊重。遗憾,都没有。
贾秀全所谓的负责,还是负责理理自己的思路,重点想想所谓的“最合适”是不是合适?
●
对贾秀全,用“不可理喻”,像是重了点。用“无法理解”,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