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小国家成就大梦想
第A12版:奥运会 2021-08-16

小国家成就大梦想

吴钧雷

拉脱维亚 欧洲东部国家面积6.46万平方公里人口191.9万 拉脱维亚三人篮球队 东京奥运会 男子三人篮球 金牌

斐济 西太平洋(大洋洲)岛国面积1.83万平方公里人口88.5万 斐济橄榄球队 东京奥运会 七人制橄榄球 金牌

百慕大群岛 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岛国面积71.7平方公里 人口6.5万 弗罗拉·达菲 东京奥运会 女子铁人三项 金牌

突尼斯 地中海南部非洲国家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0万 艾哈迈德·哈弗纳维 东京奥运会 男子400米自由泳 金牌

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共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中,五个代表团的金牌数超过20枚,金牌上双的则有10个代表团。在赞叹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金牌38枚,总奖牌88枚时,奥运奖牌榜第三名之后的国家和地区代表队也有许多的故事值得关注。统计显示,东京奥运会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有奖牌入账,其中拿到金牌的有63个,只拿到一枚金牌的有22个。这些夺得金牌的运动员们虽然大多平时默默无闻,但小人物也有英雄梦。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吴钧雷

克鲁明斯上演医学奇迹

男子三人篮球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归属拉脱维亚。作为欧洲的沿海小国,拉脱维亚的总人口不到两百万人,但是他们的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拿到了一枚金牌、一枚铜牌。三人篮球的这枚金牌,是拉脱维亚历史上第三枚奥运金牌。

克鲁明斯、米奇斯、拉斯玛尼斯、查瓦斯,四个人的名字永远留在了拉脱维亚的体育荣耀榜上。他们是四个被五对五职业篮球淘汰的失意者,但是在三人篮球场上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2018年欧洲锦标赛和2019年世界锦标赛,他们都拿到了银牌,离金牌只差一步,而这一步在东京奥运会上实现了。

这可能是东京奥运会中最值得一看的金牌争夺战,因为拉脱维亚球员克鲁明斯在比赛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完全不逊于这枚金牌的价值。比赛还剩八分钟时,克鲁明斯在一次突破中摔倒,扭伤了脚踝,但他迅速从地上爬起,没有任何人察觉到他受伤了。四分钟过后,他的左脚已经不能站立。又过了2分钟,他在一次防守摔倒后,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双腿跪在了地上。

赛后,拉脱维亚国家体育网证实,克鲁明斯既不是崴脚,也非跟腱断裂,而是骨折。而所有人看到的画面是,克鲁明斯利用短暂的下场时间,自己为自己帮上绷带,然后一瘸一拐地回到场上,继续战斗。即使他坐在替补席上疼得前仰后合,即使他表情狰狞,发出一声声痛苦的嚎叫,也没有人会相信克鲁明斯是忍着骨折之痛一次次重返赛场的。

也许在那一刻,克鲁明斯自己都没有发觉左腿已经骨折,因为在队友投入最后的致胜球后,他从替补席上一跃而起,向三位队友飞扑而去。四个人如叠罗汉一般,倒在地上疯狂庆祝。在那一刻,夺得金牌的喜悦远远大于小腿骨折的痛楚,这般信念,像极了古代三国时期关羽“刮骨疗毒”的传说。

货机舱走出奥运冠军

东京奥运会,斐济代表团一共有32人,其中有一半是男子七人制橄榄球运动员。东京奥运会开幕前三周,由于疫情阻断了正常航班,他们是从斐济飞往日本的货机中现身的。作为里约奥运会这个项目的冠军球队,这样的出场方式,可能用“寒酸”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但他们不介意。作为橄榄球大国,斐济的运动员习惯了与众不同。与那些处在万人焦点的国际橄榄球巨星不同,斐济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很多孩子从贫民窟出生,辍学后在街头打橄榄球,以野蛮生长的状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格。“不要让过去决定你的未来。”每一个橄榄球国家队成员,都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奔赴赛场。

如今的国家队队长杰瑞·图瓦伊,出生在斐济首都苏瓦的贫困郊区,自来水和电都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奢望。艰难的生存条件下,父母还是努力存钱为图瓦伊购买了一双蓝白色运动鞋。“妈妈说,从今以后,这就是我的‘刀’和‘叉’。”图瓦伊明白,橄榄球并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爱好,也是未来养家糊口的手段。

通过图瓦伊的故事,能看出橄榄球是斐济国内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人口不足90万,却有八万官方注册的橄榄球运动员,这意味着每10个斐济人中就有一个会打橄榄球。能够成为橄榄球明星,是每一个家庭的骄傲,橄榄球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最大机遇。对于出生在贫民窟的小孩子而言,任何一块草坪都能成为橄榄球场。即使没钱买橄榄球也不要紧,装满石子和水的饮料瓶就能替代,哪怕是一只椰子都行。

纵使一个国家再小,只要有了足够的体育人口,就有机会站在世界之巅。斐济国内有数不胜数的橄榄球俱乐部,国家队更是设立了各个年龄级别的梯队,有大量的比赛支撑斐济人的橄榄球梦想。当七人制橄榄球在里约奥运会上正式立项后,斐济人完成了一飞冲天的梦想。

19岁“黑八”边道超神

如果要评选东京奥运会的最大冷门,突尼斯人哈弗纳维无疑是热门候选。通常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第八道往往是最不被看好的选手,哈弗纳维却在游泳池的边缘创造了奇迹。

菲尔普斯、罗切特的退役,加上孙杨的禁赛,让男子400米决赛变得星光暗淡。美国选手史密斯、米切尔和澳大利亚选手温宁顿、麦克劳林是今年的四大夺冠热门,几乎没有人关注处在第八道的哈弗纳维。游泳项目历来不是非洲国家的强项,哈弗纳维在出征东京之前也没有特别亮眼的成绩,能够闯入决赛已经称得上“黑马”,但没有人相信他会真的上演“黑八奇迹”。就连一些国家的电视解说都把第八泳道的国旗认错了,始终说哈弗纳维是土耳其人。

比赛中,处在游泳池中央的麦克劳林和史密斯也许根本没有注意到第八赛道的情况,只顾与旁边的对手较劲。最后100米,年轻的突尼斯小伙突然发力,瞬间跻身前列,成功上演“黑八奇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罗雪娟也曾经完成过这样的壮举——以第七名的成绩闯入决赛,在第一泳道入水,成功完成“边道夺冠”的壮举。

哈弗纳维率先撞线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只有他的教练在看台上疯狂庆祝,来回踱步,大声呐喊,把身边的志愿者吓了一大跳。回过神来的哈弗纳维看到突尼斯的国旗列在第一位,高举双臂疯狂击打水面,肆意庆祝着。

这是突尼斯历史上第二块奥运游泳金牌,上一次夺金还是在北京奥运会上,麦卢利拿到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冠军。东京奥运会上,哈弗纳维的这枚金牌也是突尼斯所获得的唯一的金牌。哈弗纳维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想要统治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野心。他才19岁,未来前途无量,很有可能会继续为突尼斯带来更多的金牌。

全国为她放假一天

很多人知道神奇的“百慕大三角”传说,却很少有人了解百慕大这个神秘小国。这个坐落在大西洋小岛、人口只有6.5万的国家,凭借弗罗拉·达菲在东京奥运会女子铁人三项上的金牌是百慕大群岛代表团参加奥运会85年来首枚金牌,百慕大群岛更是夏季奥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的国家和地区中人口最少的。

百慕大群岛只有两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就拿回了一枚金牌。高举双拳冲过终点的那一刹那,达菲躺倒在地,喜极而泣。百慕大媒体《皇家公报》这样称赞达菲:“参加本届奥运会之前,达菲就是百慕大的‘黄金女孩’,在奥运会夺金后,她的‘成色’更足了。”为此,百慕大群岛全国为庆祝这枚金牌的诞生而放假一天。

从2008年开始,达菲已经参加了四届奥运会。铁人三项是艰苦且饱受挫折的运动,达菲一路走来饱受伤病之苦,甚至曾因贫血症而每天依靠注射药物来缓解。北京奥运会上,达菲因为自行车故障而中途退赛,此后心灰意冷,大学毕业后一度在商店工作。但面对铁人三项,面对奥运金牌的梦想,达菲很难将“放弃”两个字说出口。

伦敦奥运会她成功完赛,获得第45名。里约奥运会她进步神速,成绩来到第八名。距离冠军如此之近,身体早已伤痕累累的达菲做出了再战一届的准备。在克服了手掌骨折、疫情延期等一系列困难之后,东京奥运会女子铁人三项共56人参赛,34人完赛,达菲成为了成功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最后一公里,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公里。”

“痛苦是暂时的,但荣耀是永恒的。”达菲的这一句至理名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实写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