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公示 国象老中青  南山秋点兵 都市运动中心提供“无限可能” 黄浦区首个市民健身驿站开放
第A15版:上海体育 2021-08-16
覆盖三类人群 边健身边眺望“三件套”

黄浦区首个市民健身驿站开放

丁荣

黄浦区首个市民健身驿站——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正式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 丁荣

黄浦区老西门黄金地段,占地面积380平方米,覆盖老中青三类人群,智能化健身器材,边健身还能边看上海“三件套”……8月13日,黄浦区首个市民健身驿站——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正式投入使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的健身需求不断提升。上海市体育局在今年年初印发的《2021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将提档升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市民健身房信息化智慧升级,在居村、园区、楼宇等处打造市民健身驿站。

黄浦区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市体育局工作要点,指导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在蓬莱商务楼这一黄金地段腾出了380平方米的空间,以“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为建设切入点,立足社区全年龄段市民健康的改善,将百姓健身房升级为市民健身驿站。在升级过程中,加入适合中老年群体的轻运动健身区和孩子们喜爱的儿童健身区,并将原有的运动体育空间更新升级为智慧化运动馆。

今年4月,上海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赵光圣在调研黄浦区全民健身工作时,专程来到蓬莱商务楼进行实地调研,他对覆盖三类人群和功能叠加的理念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

经过为期近半年的建设筹备,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日前正式对外开放。五台跑步机、两台椭圆机,还有功率自行车、律动沙发、儿童乒乓球……驿站根据功能划分为有氧区、力量区、长者运动区和少年儿童活动区,设有一个多功能操房,还专门配套了淋浴设施。如此的设计也十分契合周边老城厢居民的特点,可以兼顾“一老一小”,适合一家人一起来健身。

据统计,如果把蓬莱商务楼这层楼面出租给企业,每年租金近60万元,还不包括企业的税金。对于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来说,拿出寸土寸金的场地资源用于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算的不是经济账,而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明表示:“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积极回应社区居民对运动健身的高品质生活需要,通过积极发掘载体、升级设施、改善运营,形成了功能全新的市民健身驿站,希望能够引领老城厢市民健身的新风尚。”

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由上海星之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这一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这家企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持续20多年服务社区全民健身,同时还为华为、京东、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提供楼宇健身服务。

星之健身发挥在健康与运动领域的专业优势,建立智能化管理手段和工作平台,以“互联网+健康”的创新思路,实现各服务终端网络连接,为每一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和健身数据档案,按个人数据结果生成运动处方,实施训练效果实时记录和查询、各终端锻炼人群实时统计等服务功能。

健身驿站每天都会设置一个健身主题,市民可以根据主题方案进行锻炼。驿站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可以实现全国联网互动,可以约不同城市的健身爱好者在“云端”比赛。驿站的收费价格坚持公益,公益时段全年收费仅为500元/人,全时段的年度收费也只有800元/人。

据悉,“十四五”期间,市民健身驿站将制定建设标准,并将在全市进行推广。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市民健身驿站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起到了“样板房”的作用。据悉,位于苏州河畔南京东路街道的黄浦区第二个市民健身驿站也正在积极建设中,不久之后将向市民开放。

黄浦区体育局副局长潘敏虹表示,黄浦区将把市民健身驿站作为打造“10分钟体育生活圈”重要环节,科学用好可利用场地空间,不断拓宽市民健身驿站的建设路径。“通过管理服务智慧化,个性指导科学化,市民健身驿站优化完善了体育服务健康的闭环管理体系,形成了推动体、医、养融合,建立全年龄段人群健康改善的新模式,将为更多市民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新体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