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右)与水庆霞的丈夫王嘉明(中)
2月8日上午,在中国女足凯旋之际,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一行来到位于长寿路街道的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家中,向水庆霞的丈夫王嘉明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并通过视频连线向水庆霞以及四位从普陀区走出来的国脚赵丽娜、张馨、杨莉娜和唐佳丽送去了新春的问候。
姜冬冬表示,中国女足的胜利给普陀区新年开工带来了巨大鼓舞,中国女足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普陀区全体干部学习。姜冬冬向水庆霞介绍了普陀女足“一条龙”的青训体系,并表示普陀区将继续加大培养女足青训的力度,努力让更多热爱足球的女孩子成长为中国女足的未来之星。姜冬冬还特别邀请水庆霞带领中国女足队员们来普陀区进行指导。
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感谢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对中国女足的关心与慰问,同时也感谢了普陀足校给中国女足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水庆霞表示将找时间专程到普陀交流,希望携手普陀区,共同推动中国女足事业进一步发展。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丈夫眼中的水指导
独有自信激发队员力量
半决赛对阵日本,决赛战胜韩国,中国女足踏上亚洲之巅的两战,都经历了先落后,再反超的剧本,过程很难说得上轻松。但水庆霞麾下的中国女足展现出的韧性,让我们看到了足球这项运动独有的魅力。
决赛当天的大年初六晚上,水庆霞的丈夫在青浦的东方绿舟基地观看直播,虽然场面一度落后两球,但王嘉明却始终对水庆霞充满了信心。“赛前,我和她有过一些交流,也交换了一些看法,我们做了很多预案,也考虑过打平怎么办。”但对于水庆霞来说,这是一场必须要胜,也是必胜的比赛。
中场休息,水庆霞在休息室和队员们进行了一次不短的谈话,随着下半场水庆霞的战术调整和换人,中国女足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这也成为了最终亚洲杯夺冠的关键转折点。
作为最了解水庆霞的人之一,在王嘉明看来,水庆霞的足球哲学就是“不放弃,拼到最后一刻”。她常在中场时对队员说,“我们还有45分钟,不到最后一分钟怎么知道奇迹不会出现?我对你们有信心,你们放开踢就是。”
也正是水庆霞这份独有的自信,激发起了女足队员超过百分之百的力量。唐佳丽一球一助攻扳平比分,肖裕仪的读秒绝杀,王晓雪面对爆射的背手封挡,都是拼搏精神的最好体现。
为女足振兴舍小家
与丈夫一周见一次面
站在水庆霞和王嘉明的家中,总感觉缺了几分烟火气。比起寻常百姓生活的房间,这里的陈设简单,就连搬家时送过来许久的纸箱仍处于封装的状态,显然主人还没空去拆封整理。
王嘉明和水庆霞相似,是一名足球青训教练,此前在北蔡的一所学校执教,目前任教上海女足。由于职业性质的问题,两人平常也难得一见,基本上只有每周六能见一次面。“每周我们就在家住一天,有次开玩笑说还不如住酒店里,停车还方便一点。”碰上有人要带队参加比赛的时候,更是时常一两个月也见不到一面。
在王嘉明的眼中,水庆霞是一个自我要求非常高的教练,“包括对我、对年轻球员的要求也很高。”言传身教下,水庆霞带过的女足队员都非常严于律己。但走下训练场,水庆霞和女足姑娘们的关系又像是姐妹,队员碰到了具体的困难,她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队员。
冷静面对荣誉与追捧
期待更多孩子来踢球
对比中国男足在世预赛上的失利,中国女足在亚洲杯上的表现则给更多的球迷和足球人打入了一针“强心剂”,有人调侃“感谢中国女足给我感受祖国荣誉感的机会”,也有媒体人吹捧“足球就是那么简单,无关体制、无关政策,水庆霞就是女足的救星”。但对于这些追捧,夫妻二人却显得很冷静。
王嘉明在和普陀区青少年足球学校校长张翔的交谈中,专门感谢了普陀女足给与的大力支持。在这次的中国女足决赛大名单中,有六位球员来自上海,其中四位出自普陀足校。
多年来,普陀区坚持体教融合的模式培育,普陀女足项目于1993年起率先探索“一条龙”模式,经过20多年发展,项目得到了金沙江路小学、新普陀小学、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梅陇中学、曹杨二中等布局项目学校的支持,逐步形成了“小学做大、打基础;初中做实、出成果;高中做强、成品牌”的发展体系。
赵丽娜、张馨、杨莉娜和唐佳丽这四位中国女足队员就是从普陀女足“一条龙”的后备人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
普陀区副区长王珏,普陀区体育局、教育局,以及长寿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