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一座东北小城,一部中国奥运百年奋斗史 冬奥满分答卷,中国范本享誉全球 从《冰上姐妹》到《超越》
第A14版:2022北京冬奥会特刊 2022-02-21

一座东北小城,一部中国奥运百年奋斗史

北京冬奥会昨晚落下了大幕,中国健儿以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历史的突破。本届冬奥会之前,中国参加了11届冬奥会,只拿到了13枚金牌,而冬奥会的金牌四强国都是百枚起步。在我们的13枚金牌之中,有7枚也就是超过一半都来自中国黑龙江一个并不算起眼的地级市——七台河。

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七台河市常住人口只有69万,却拥有杨扬、王濛、张杰、范可新等10位世界冠军。七台河的人均GDP只有省会哈尔滨一半,曾经因为特产煤炭而闻名全国,但早在2009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七台河到底是怎样“吃草挤奶”,以一己之力为中国打下冬奥金牌半壁江山的呢?这个故事,还要从50年前,七台河一位叫孟庆余的普通煤矿工人说起。

孟庆余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就喜欢滑冰,也曾经想去体校,但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到七台河市当起了煤矿工人。到了矿上,他还是一有时间就去冰面上滑冰,矿上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总打出溜滑的黑子”。1972年,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合江地区冰上运动会,一举夺得速滑三个长距离冠军,并且打破了当地的纪录。当时七台河体委主任,一眼就看中了他,要调他去体育局任专职速滑教练。

直到1985年1月,全国第一届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在牡丹江举行,一名15岁的女孩张杰囊括了女子组五枚金牌,另一名叫许成录的运动员在1500米中夺得金牌。当广播中一次又一次播报来自七台河的运动员获奖时,大家都在问:“七台河?七台河在哪儿?”这个小城的名字,终于被听见了。孟庆余十来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结果。

在七台河,很大一部分都是像孟庆余这样从外地来煤矿工作的人。矿工家庭大多不富裕,父亲下井,母亲打工补贴家用,孩子独立性很强。总的来说,就是“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能遭别人不能遭的罪”。这种“吃苦”的基因和不服输的精神,能够帮助他们顶住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风雪,进行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2002年,孟庆余一手培养的杨扬,夺得盐湖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作为一名教练,孟庆余把自己所有的心力都扑在了培养速滑的好苗子上,本届的冬奥会冠军范可新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2003年的时候,她开始跟着孟庆余学滑冰。她至今记得,当年孟庆余为了让她继续滑下去,自己花2500元钱帮她买了冰刀。直到现在,范可新提到这件事还是会哽咽。2006年8月2日,一场车祸夺走了孟庆余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为速滑事业奔波着。

孟庆余就是凭着这一股韧劲,将小小的七台河市打造成了“中国冬奥冠军之乡”和“中国短道速滑之乡”。几十年来,来自七台河的运动员15次打破世界纪录,共获得173枚世界级比赛金牌、535枚国家级比赛金牌。目前,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1730人中,来自七台河市的就有344人,接近全国注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七台河成为了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如果说,谷爱凌这些新一代运动员,代表着中国运动员现在的实力和自信。那么,王濛、范可新这些草根运动员的成长史,则像是中国奥运百年奋斗的缩影。当外界不断追问“怎样的条件才能培养一个谷爱凌”的时候,或许看到的更多是雄厚的家庭实力,然后对比自己略感失落。但如果我们去问为什么是王濛,为什么是范可新,又为什么是七台河时,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我们仍然相信普通人的每一份拼搏和付出,都会换来应有的回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