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从匿名到真名 专业供稿三十年 南京路上好“东体”
第A03版:东体20年 2022-05-18

南京路上好“东体”

棋哥

棋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东方体育日报》创刊20周年,“东体”的体育传承何止20年。

在我的记忆中,《东方体育日报》成长轨迹,就像是我军发展历史一路向前。同样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从《体育导报》——《新民体育报》——《东方体育日报》“同志们整齐步伐”走到今天。

1990年,北京京西宾馆,借调来参加1990年亚运会体操比赛的上海电视台体育部杨旭峰解说素材中,就有一摞独家视角的《体育导报》。其中关于上海体操运动员樊迪的背景资料最详细,这也为樊迪夺得1990年亚运会两枚金牌转播提供了精彩花絮背景。

1997年,中国足球队在大连金州参加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体育导报》这时已更名为《新民体育报》,是戚务生率领的国家足球队、中国足协新闻办最可以依赖的主流媒体之一。《新民体育报》记者何斌采访上海国脚范志毅、毛毅军、吴承瑛的篇篇报道,让海派体育文风有口皆碑。

当中国足球队打进2002韩日世界杯,2002年《东方体育日报》在上海滩,在长三角竖起大旗,东方风来满眼春。

我作为一个理工男,业余体育专栏作者,大学一毕业就在体育界干活。尽管业余写作,但在很多报刊上都开过专栏,坚持时间最长的应该就是在《东方体育日报》。

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中说:“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给“东体”写专栏就是这点好,不设选题限制,允许自由思想、幽默风趣、嬉笑怒骂的个体风格发挥,这也是长期喜欢在《东方体育日报》写专栏很开心的一点。

记得雅典奥运会后陪魏纪中先生去上海,上海体委老领导祝嘉铭请我们在南京路一家饭店小聚。祝嘉铭谁啊?我爹都是他的球迷。当年中国男排主攻手、中国男排主教练、亚洲排球联合会教练委员会主席、上海体委副主任……那年月,绝对的上海滩体育巨腕。仰视之中祝嘉铭对我说:“你在《东方体育日报》专栏的一个观点很有新意,就是那篇《只要隔着网子的比赛中国人都行》,哈哈哈哈,不仅是中国女排、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李婷孙甜甜的网球都拿了奥运会冠军……”

哎呦嘿,当时我那虚荣心得到巨大满足,祝嘉铭都看咱“东体”专栏。

上海金山区,如今已是风景如画的好地方。那年我去上海金山筹备“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上海金山站”,金山区还只是一片希望的田野。金山的海水是巧克力颜色(时任金山区委书记李毓毅语),金山的海滩也是泥塘烂地、荆棘丛生、荒芜凄凉。但在给《东方体育日报》的专栏里写下了金山区老百姓最自豪的“先有金山卫,再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的上海城市发展史,让金山的朋友们至今谈起来还高兴。

可能就是因为《东方体育日报》对金山区这15个字历史的描述,金山区以世界沙滩排球赛为切入点,跟上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步伐。

之所以喜欢《东方体育日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东体”对体育运动、智力运动、电子竞技的包容。2011年国际智力运动联盟希望把“德州扑克”纳入英国曼彻斯特“国际智力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但在许多人的传统意识里,“德州扑克”出身不好,它是来自美国拉斯维加斯有赌博色彩的一项比赛,谁敢公开写它是健康的智力运动?

投石问路,还是《东方体育日报》。

“东体”这点特好,不论观点怎么样,但允许百家争鸣。直到今天,许多打德州扑克的朋友都说我在《东方体育日报》发表的三篇专栏《德州扑克,想说爱你不容易》《加州牛肉面,德州扑克牌》以及《德州扑克的“赌”与“博”》,是他们在主流体育媒体看到能公开谈“德州扑克”少有的文章。观点可以争论,但能让“德州扑克”出现在大上海的报纸上,显出“东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海纳百川气量。

李白有诗:“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早年听歌“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总以为“东方”二字的定位是香港。直到有一年去上海南京路七重天看望好友穆端正,他说正在筹办上海“东方电视台”。那才突然感到“东方”与上海的紧密关联。

《东方体育日报》20年了,它已经成为我们体育生活的一部分。疫情暴发前曾去上海见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约会时间、地点、暗号就是“下午4点,上海外滩陈毅元帅雕像旁边,左手拿一份《东方体育日报》”。我在南京路步行街报摊买了份《东方体育日报》,心中透着“南京路上好东体”的豪迈,走向黄浦江边……

愿《东方体育日报》越办越好,为“健康中国”而“风景这边独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