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你见证了我人生的上下半场 共担足球人的责任
第A07版:东体20年 2022-05-18

共担足球人的责任

吴金贵

吴金贵

吴金贵

上海申花俱乐部主教练

在参与“东体直播间”之前,我也看过一些推广购物的网络直播,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自己也会做主播,毕竟对我来讲,这也算是个新生事物,所以当“东体”找到我的时候,一开始也有些犹豫,但是后来一想,人总归是要去开拓一些未知领域的,就当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

我教练员生涯中的很多第一次,都跟“东体”有关。

我的足迹从来没离开过“东体”

虽然一直在跟媒体打交道,电视节目也没少上,但是说实话,做网络主播的体验还是挺不一样的。后来很多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可别因为你,东西都卖不掉了。我想,能够受到“东体”的邀请,能跟申花队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那之前,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体育人或者足球人,但是通过这样的一次活动,我们能够进入市场,用自己的方式激活市场,同时也拓展了我的思路,这种体验对我来讲也是受益匪浅的。

我跟“东体”的渊源,其实可以追溯到我刚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我和“东体”这张报纸,互相陪伴,也互相见证了这么多年一起走过的路程。不管是在申花队执教,还是当中去了外地,以及后来拿了足协杯冠军,我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东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说的应该就是这种感觉。

有一年,大概是10月份的时候,“东体”邀请我去参加签售活动,地点是淮海公园。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有很多报纸的忠实读者从上海市的各个地方赶过去,为的就是跟“东体”的记者和编辑当面说一声“谢谢”。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一直都把“东体”当成“阿拉自家”的一员,当成申花球迷自己的家园。

有位老先生说,他看申花队比赛很多年了,一支球队能够在上海扎根、成长,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这当中,需要球迷的陪伴与鼓励,需要像“东体”这样的专业媒体监督,需要来自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缺一不可。

2017年的足协杯,申花拿到了冠军。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夺冠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有朋友来向我要“东体”的申花夺冠特刊,而市面上又根本买不到你们的报纸,所以他们最后就找到我这里来了,让我帮忙想办法,一定要弄到。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一些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但是作为报纸来讲,同样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一直觉得,“东体”不仅仅是一张报纸,也是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对那些一直关注申花队的球迷来讲,更是一份情怀和一种寄托。

“东体”在做有益中国足球的事

作为职业教练,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带队训练和参加比赛,但是只要时间允许,每年“东体”举办的市民足球节,我都会积极参与。不管是与球迷互动,还是去现场指导一些青少年训练足球,我都会像准备中超比赛一样去认真对待,因为我觉得“东体”在为上海足球、为中国足球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职业联赛的基础是什么?是球迷,是每一个关心、热爱足球的人,是每一个通过各种方式关注着中国足球的人,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

带小朋友训练,有的时候比带职业队还要累。有一次,“东体”的老朋友邀请我去嘉定一所小学指导一下那里孩子们的训练。接到任务后,我首先准备了教案,而且这个教案分两份,一份是给教练的,一份是给学生的,原因很简单,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处于初学阶段,需要打基础,如果这个时候走偏了,以后还要花时间去纠正,等于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只有把教练员的水平提上去,才能给孩子们更大的帮助。

后来那次指导课大概上了将近两个小时,尤其是后面到了场地上,直接带小队员训练的时候,他们也会跟我说,此前我们不是这么练的,为什么教练你一说,好像就不一样了呢。作为我来讲,通过“东体”这样的平台,能把这么多年从事教练工作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带去帮助,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就像我参加“东体”举办的市民足球节时说的那样,我一个人也许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现状,但是只要我力所能及地影响到身边的人,哪怕只有一个,传递下去,可能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中国足球一定会有强大起来的一天,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足球人的责任所在。

《东方体育日报》1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也去参加了,当时还有姚明和很多上海体育界的明星,我们一起见证了“东体”跟上海体育一起走过的10年历程。一转眼,又一个10年过去了,“东体”迎来了一个新的10年的起点。在祝福《东方体育日报》20周年生日快乐的同时,也希望这张报纸越办越好,越来越精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