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玮
浦玮
原中国女足国家队队长
二十载风风雨雨,《东方体育日报》一路相伴。这份报纸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专业的体育媒体,更是女足的知心人。自创刊以来,《东方体育日报》就始终关心报道女足。从运动员时期的驰骋赛场到退役后的坚守初心,《东方体育日报》始终陪伴着我人生的上下半场。
看到《东方体育日报》的大篇幅报道,对于从事足球事业二十六载,三进三出国家队,亲历中国女足辉煌时刻的我,深感“铿锵玫瑰”永不言弃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艰难复出时难忘你的鼓励
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以3比2逆转韩国女足夺得2022女足亚洲杯冠军,时隔16年重回亚洲之巅。那一夜,作为解说嘉宾,我在直播间目睹了中国女足时隔16年后亚洲杯再次夺冠,不禁感慨:坚定永不言弃的信念,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
记得2006年,《东方体育日报》就全程记录了我回归国家队和队员们一起夺得亚洲杯冠军的故事。经过离开国家队几年里的思想调整和精神唤醒,我带着责任与担当回到了中国女足这支既熟悉又陌生的队伍中,就像在当时“东体”的一篇报道中,“没有偶像,只有自己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做得更好”,这是我当时内心的自白,也是我回归国家队新角色的态度。
2013年的辽宁全运会是我职业生涯的尾声,《东方体育日报》全程跟踪报道了那一次全运会比赛。当时,为了上海女足的传承,也因为热爱与激情,我再度复出回到上海女足,踏上职业生涯最后的征程,最终带着不甘,我离开了这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舞台。
2014年,记得我退役时,《东方体育日报》的记者采访我,问“足球生涯26年给你带来了什么?”我当时说了两个方面:一是团队精神,二是行为处事的智慧。退役后,我一直没有离开过足球。让我感动的是,不论是在上海市足球协会工作,还是进入高校担任校园足球教练,《东方体育日报》一直陪伴着我,并积极报道我的“下半场”表现。一篇篇精彩的报道,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肯定,更是一种让我坚持下去的激励。
事业转型期幸而有你相伴
身披训练服走进场地,作为一名青训主教练,我总希望能把最完善、最合理、最适合她们这个年龄段需求的足球知识传授给她们。正确的观念,先进的理念,合理的运用,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中国足球的未来。穿上正装踏入赛场,作为一名赛区新闻官,我第一个到达赛场,最后一个离开,成为幕后的足球人。发布会的场地布置,媒体人员的对接,相关采访人员的协调,发布会的主持,比赛相关数据的统计上报与发布,与场地方,各队教练、球员、工作人员、赛事转播方及时的沟通……《东方体育日报》对我的报道,让我领悟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足球给予我的不仅是那片绿茵赛场,更是展现自我的平台。
2020年,我受邀来到上海大学担任高水平女足主教练,也得到了《东方体育日报》的专题报道。这份工作让我更加坚定了足球人的责任与担当,责无旁贷地传承“铿锵玫瑰”的女足精神。在工作中,我领悟到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锻炼强健的体格,培养健康的人格,拥有阳光的身心。学会公平竞争,有尊严地赢得胜利,优雅地面对胜负,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此外,我还多次参与了由《东方体育日报》举办的市民足球节活动。服务足球,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是我们专业人士应尽的义务。每次参与市民足球节,我感受到足球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属于市民的足球节日没有强弱,只有欢乐。社会足球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增加市民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从中让各类足球爱好者共享足球运动的乐趣。
从2002年到2022年,中国女足跌跌撞撞走过了20年,唯有坚持,唯有团结,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奇迹是汗水的积累,永不放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直至今日依然铿锵而有力!20年的耕耘,硕果累累;20岁的年纪,风华正茂。感谢《东方体育日报》的一路陪伴,衷心祝愿《东方体育日报》越办越好,做出更多新时代女足事业的精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