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我总是告诫年轻人要小心社交网络,因为它反映的东西并不真实。”同样是年轻人的辛纳,在刚刚拿到今年澳网男单冠军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出生在网络世界的新生代而言,在提升个人球技的同时,如何克服社交媒体带来的心魔,同样是一门必修课。
用社交媒体包装自己,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是那些需要通过各种平台建立人设、提升知名度、吸引粉丝的球员。然而,想要在过度利用社交媒体和一心专注于打球之间保持平衡,就像一个人的两个人格之间需要签订一份和平协议,不签看似过不去,签了只是有个心理安慰。因此,到底是做网红,还是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这些年轻球员需要考虑的。况且,利用社交媒体,约等于半公开自己的生活,如果一旦带来负面影响,他们又该如何处理?
运动科学家科瓦茨曾提出一个理论,即“德约科维奇、纳达尔和费德勒是最后一批没有在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球员。”对此,原男单世界第一穆雷的母亲朱迪·穆雷认为,智能手机时代使得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被碎片化,导致他们难以专注网球。辛纳的观点,恰恰印证了这些理论。对于辛纳、斯瓦泰克这批“00后”大满贯冠军来说,成绩是他们最好的名片,社交媒体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的工具。如果他们还需要向外界证明什么,那大概是大满贯冠军数量。
和他们相对的,是“95后”小兹维列夫。2022年法网男单半决赛的重伤或多或少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今年澳网能打入男单四强已是对他成功复出的最好证明,但场外他并不太平。接连遭到家暴指控的他,将在今年5月接受刑事审判。然而,他在近期加入了ATP球员委员会。这股质问ATP的风,一不小心就刮到了斯瓦泰克、迪米特洛夫等球员的新闻发布会上。尽管这些球员对此只能三缄其口,但当事人小兹维列夫不得不面对在社交网络上公开个人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少,他的人设已经因此打了折扣,这也会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如果让“95后”“00后”球员完全放弃社交媒体,也是不现实的。在一个网络形象大于真人的世界里,三巨头都免不了在网上卖个人设。但年轻球员,尤其是有野心的球员,是否应该有自制力?毕竟,真正有实力的人,都是用大满贯成绩说话的。